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語句排序題典型例題詳解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6-11-11 09:02:37
縱觀近幾年事業單位的考試真題,不難發現,語句排序題所考查的難度并不大,只要各位考生能夠利用以上技巧針對性去復習,相信都能在考試中快速準確解決語句排序的題目。
一、題型介紹
語句排序題的題干一般都是將一篇完整的文段拆分成4-8個句子,需要考生將這4-8個句子重新排序,選出句子連貫性最強的選項作為正確選項。這類題型的特征是句子較多,選項干擾性大,沒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解決問題。但是,一旦考生掌握了基本的解題技巧,這類題目基本都不會出錯。
二、解題思路
從宏觀上來說,這類題目的句子比較多,從哪一句開始讀往往讓考生摸不著頭腦,在這里,建議考生按照如下步驟來思考問題:看選項----抓邏輯起點----抓標志詞。
1.看選項:這類題目的選項干擾性大,但我們往往也能通過揣測命題人的這種心理,通過觀察選項來排除一定的干擾項。從選項特征來看,一般命題人設置選項時有以下幾種類型:3+1型、2+2型、2+1+1型和1+1+1+1型。通常來說,前三類選項大多都是在分布次數多的部分進行選擇,而最后一種選項則需要重點來關注首句來一步確定答案。同時,觀察選項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能夠看出句子和句子的相對順序,那么一旦我們能夠確定某兩個句子的順序則可以排除一定的干擾項。
2.抓邏輯起點:所謂邏輯起點,即首句。在解題過程中,我們需要了解什么樣的句子適合在句首,而什么樣的句子則不適合作為首句。通常情況下,首句所起的作用是引出話題或者是總領全文。所以以下幾類句子不適合作為首句:(1)以指代詞、人稱代詞開頭(比如,這,那,其,他,她,它等);(2)以關聯詞的后半部分開頭的句子;(3)總結性的句子(例如含有“總之”、“綜上所述”、“由此看來”、“由此可知”等);(4)具體分析、解釋說明的句子(這類具體多在段中出現)。
3.抓標志詞:在分析句子的過程中,可以抓代詞、關聯詞、重復詞、順序詞、總結詞等來確定句子和句子之間的相對順序從而來快速排除干擾項。一般來說,代詞與其指代的內容多為連句,重復詞多為連句,總結詞多為尾句,而關聯詞和順序詞一般是用來確定前后順序。
巧解語句排序題-生動例題講解
三、例題精講
例題1.
①在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發現和出土的大量石斧、石制矛頭、箭頭和其他石制工具以及用樹干造出的獨木舟便是遺證
②陸地上的積冰融化后,很快就出現了苔蘚、地衣和細草,這些凍土原始植物引來了馴鹿等動物
③又常年受著從西面和西南面刮來的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很適合生物的生長
④動物又吸引居住在中歐的獵人在夏天來到北歐狩獵
⑤北歐雖說處于高緯度地區,但這一帶正是北大西洋暖流流經的地方
⑥這大約發生在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6000年的中石器時代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
A.⑥②④①⑤③ B.⑤②③④①⑥ C.⑥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④⑥①
【答案】D。
【解析】觀察選項發現,選項為2+2型選項,只需要確定首句則可排除兩個答案。⑥句以代詞開頭,不適合作為首句,排除A、C項。觀察B、D項的區別在于②③④的順序,②和④包含重復詞“動物”,所以應該連在一起,故答案為D。
例題2.
①上個世紀30年代,徽州的一些文獻繼續流往杭州、南京等地
②抗戰結束之初,歷史學家方豪在南京購得一批徽州文書,于上世紀70年代撰寫并發表了十幾篇論文,這是目前所知學術界對徽州文書的第一次收集
③徽州文書是徽州民眾在日常生活、商業活動和其他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原始檔案
④目前所知從徽州外流最早的文書,是現藏于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明代歙縣方氏信函700通。這批尺牘在晚清光緒以前就已流入日本
⑤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文書檔案逐漸散落出來
⑥它們原先主要保存在私人手中,還有的保存于祠堂、文會等各類基層組織的管理者手中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③⑥⑤④① B.②③⑤④⑥① C.③①⑥⑤④② D.③⑥⑤④①②
【答案】D。
【解析】觀察發現,③句首先引出徽州文書的話題,適合作為首句,排除A、B項。C、D差別不大,主要是①②④的相對順序,觀察發現,這三句中都含有表示時間順序的詞,根據時間先后順序可知它們的順序是④①②,故答案為D。
例題3.
①各國對于發動機的制造工藝是嚴格保密的,甚至對一些頂級的發動機嚴格控制出口
②發動機可以說是工業的心臟
③因此,自主研發成為治愈中國工業“心臟病”最為現實的選擇
④發動機制造水平上不去,是中國工業的“心臟病”
⑤這使得進口高級發動機的生產線成為奢望
⑥從輪船、汽車、飛機到火箭,都離不開發動機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②⑥④①⑤③ B.⑥④②⑤①③ C.①③⑤④⑥② D.④②⑥③①⑤
【答案】A。
【解析】觀察發現,選項屬于1+1+1+1型選項,只要確定首句即可確定答案。題干6句話都在介紹發動機,②句引出話題,適合放在句首。再觀察A項,是總結性句子,適合放在尾句;⑤句的這指代的也是①中的內容。故答案為A。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