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資料分析巧算方法之—平方差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7-02-14 13:52:38
在我們資料分析考試中常常會遇到讓計算基期值的題目大多時候都是需要列出這樣的公式:A/(1+x%)或者A/(1-x%)。當然計算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如果拋開考試這個因素而從好與不好或者喜歡不喜歡這種角度來衡量,平方差法對于該種列式尤其是計算A/(1-x%),我們避免了除法和減法,轉化成我們擅長的乘法和加法,何樂而不為,也許會有那種久旱逢甘露的感覺。下面來我們一起看看什么是平方差法:
原理:a2-b2=(a+b)(a-b),令a=1、b=x%,則式子可化為:

① A/(1+x%)≈A×(1-x%);②A/(1-x%)≈A×(1+x%)
舉兩道真題來看看它的優越性:
例題1.2010年1-3月廈門金門航線客運量272951人次,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38%。
問題:廈門金門航線2009年1-3月的客運量人次是()
A.266606 B.276455 C.279606 D.286455
解析:列式:272951/(1-2.38%),符合平方差運用環境,則272951/(1-2.38%)≈272951×(1+2.38%)=272951+272951×2.38%≈272951+6000≈279000人次,C項最接近。
例題2.2008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中外傷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總額6374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
問題:2007年1-11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億元。
A.6421 B.6578 C.6724 D.6816
解析:列式:6374/(1-3.1%)≈6374×(1+3.1%)≈6374+190=6564億元,B選項最接近。
平方差法,大家下來在做題中可以去練習練習,這是一種巧算的方法,不會去使用其實并不影響大局,但如果喜歡這種方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添那一抹亮點,可能因為這點你就會喜歡整個資料分析。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