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
來源:中國政府網
2017-03-01 16:23:46
古往今來,我國始終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長期保持在20%左右。我國人口發展一直對世界人口格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一、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歷程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使人口增長迅速進入快車道。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達到5.9億,人口自然增長率高達23‰。此后,我國人口連續突破6億、7億和8億,平均每8年增加1億人,人口再生產進入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的階段。人口的快速增長引起黨和政府及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艱辛探索適合中國國情解決人口問題的道路,為倡導計劃生育奠定了基礎。1957年毛澤東同志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多次談到計劃生育,指出:“人類要自己控制自己,……實現有計劃的生育。”10月,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中明確指出,“除了少數民族的地區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傳和推廣節制生育,提倡有計劃地生育子女”。后來,由于受反右擴大化、文化大革命等的影響,以及社會文化和技術條件等諸多限制,計劃生育工作遭受大的挫折并一度停頓。
全面實行計劃生育以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大體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人口增長轉型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國在城鄉全面推行計劃生育工作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把計劃生育確立為基本國策,把人口問題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中謀劃,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理論框架。1982年,計劃生育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把人口問題提高到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要位置,提出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模式,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理論內涵。199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在這一階段,我國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從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總和生育率從1970年的5.8下降到1995年的1.8左右,自然增長率從25.83‰下降到10.55‰,較好地平抑了第三次出生高峰,總人口控制在12.1億。同時,計劃生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經常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
第二階段: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2005年)。1996年以來,我國總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8左右,進入穩定低生育水平階段。200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加強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決定》,明確將主要任務轉向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2001年,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04年,國家啟動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為國家制定重大戰略規劃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據。2005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5.89‰,總人口控制在13.1億。人口增長1億所需時間延長至10年。這一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探索建立起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長效工作機制。
第三階段: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階段(2006年以來)。200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做出《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出發,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中心任務,以及“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奮斗目標,確立了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理論體系。這個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健康發展的態勢,長效工作機制逐步完善,利益導向政策體系得到加強,低生育水平繼續穩定,群眾生殖健康水平和滿意程度普遍提高。2011年末,我國人口出生率為11.93‰,自然增長率為4.79‰,全國總人口為13.47億。
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主要成就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人口理論為指導,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統籌解決人口問題道路,不斷創新人口理論和實踐,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經濟社會尚不發達的條件下,用不到5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用百年時間走過的人口轉變歷程,成功改變了中國人口發展的軌跡 。
第一,人口數量有效控制,為經濟快速增長創造了重要條件。如果維持20世紀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我國現有人口將超過17億。計劃生育成功改變了我國人口發展的軌跡,全國人口撫養比下降1/3左右,通過勞動力的充足供應和儲蓄率的提高,對我國經濟持續較快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4以上。在人口數量有效控制的同時,提升了人口素質,促進了全要素生產率的顯著提高。
第二,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得到緩解。據測算,如果維持20世紀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人均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能源等將比目前減少20%以上,碳排放量按年人均3.8噸計算,將比現在每年多排放15億噸。
第三,人口生存和發展狀況明顯改善,實施千年發展目標進展順利。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目前的73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從改革開放初的4.5年提高到9年,高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實現千年發展目標方面,中國是做得最好、最有成效的國家。
第四,為世界人口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樹立了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19.5%,是影響世界人口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政府認真履行對國際人口與發展大會行動綱領和千年發展目標的承諾,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為穩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形勢
當前我國人口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同時應該看到,我國正面臨著更為復雜的人口發展態勢,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征,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一)人口發展的階段性特征。一是人口增長勢頭減弱。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開始呈現下降態勢,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人口死亡率有所上升,在生育政策不變的條件下,人口增長的勢頭進一步減弱。二是主要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十二五”是我國人力資源最為豐富的時期,勞動年齡人口總量達到峰值,此后緩慢下行,人口撫養比在經歷40多年下降后開始上升。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自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2011年為74.4%,比上年微降0.10個百分點。三是老年人口出現第一次增長高峰。20世紀50年代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人口相繼進入老年,“十二五”期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長800萬以上,總量將突破2億。2011年全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18499萬人,占總人口的13.7%。四是城鎮人口歷史性超過農村人口。城鎮化率超過50%,城鄉人口格局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隨著產業轉移的加快、中西部城市群的發展,人口流動遷移呈現出新的特點,人口流向趨于多元化。2011年城鎮人口比重達到51.27%,流動人口(人戶分離人口中不包括市轄區內人戶分離的人口)為2.30億。
(二)人口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和矛盾。一是人口數量對可持續發展的壓力仍然較大。我國人口多、底子薄,資源相對不足、環境容量有限,發展不平衡。隨著人口繼續增長,人口與資源、環境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將進一步顯現。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解決就業問題仍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二是人口素質正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瓶頸。國際產業分工的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對人口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國人口素質總體不高,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正在成為影響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三是人口結構性矛盾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長期居高不下,老年人口比重不斷提高,人口撫養比開始上升。2011年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8。區域間、城鄉間人口發展不平衡,人口結構性矛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日益深刻。四是人口分布不合理影響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人口空間分布與經濟布局不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適應。城鎮化率偏低,流動人口規模龐大,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帶來一系列挑戰。五是家庭結構變化帶來新挑戰。家庭規模小型化、結構多樣化、成員居住分散化趨勢明顯,導致傳統家庭功能弱化,在婚姻、生育、養老等方面出現諸多新問題,人口服務管理相對滯后。
總體上看,“十二五”時期是我國人口發展的重大轉折期,人口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著人口總量持續增加的壓力,人口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影響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人口各要素關系更趨復雜,素質、結構、分布正在成為影響發展的主要因素。必須從戰略上重視人口問題,遵循人口發展規律,充分利用人力資源豐富、社會撫養比低、人口流動活躍的有利時機,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