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行文脈絡之精準定位轉折結構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7-05-11 16:10:55
伴隨著公職考試熱度的依次攀升,我們的試題難度也在進一步遞增。比如轉折結構,它不再向從前一樣,可以將重點的關鍵詞極為明顯直白的放置于文字之中。很多時候,我們在文段字里行間,是根本找不到信息詞匯和提示語的。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來深入分析轉折結構,撥開“她最真實的容顏”,看看如何更加精準巧妙的判定轉折文段
轉折結構的一般分成三大類:有明顯標志詞類,有微觀標志詞類以及無標志詞類
第一類:有明顯標志詞。當通篇行文出現諸如“可是”,“但是”,“其實”,“然而”,“卻”等詞匯的時候,所代表的就是最基礎最直觀的轉折結構
第二類:存在微觀標志詞的情況。所謂的微觀標志詞,就是指代那些轉折關系并不明顯,但實際上依舊起到了轉折作用的詞匯。例如“實際上”,“而今天”,“事實上”,“殊不知”等等。現在就以“殊不知”作為例子。殊不知表達的含義是:不知道的是。如果在文章中一旦涉及到了這個詞語,很有可能是將知道的信息和不知道的信息加諸了一個比較,通過對比來強調我們所不知道的內容是什么,從而起到了轉折的關鍵作用。
第三類:完全零標志詞。縱覽通篇行文的信息,沒有出現任何可以代表轉折結構的標志詞語,這個時候,我們主要的判定原則還是分析行文脈絡。若文章是以事物的對比來進行語言性表述的,那么就可以判定此文段為轉折文段。因為對比之后必有轉折,對比就是為了引出轉折之后的核心信息。所以,我們依然可以根據此類語言鋪述的方式,來判定該文段在本質上是否為轉折文段。
對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殘酷統治懷有深深的憤慨的人們,往往把中世紀說成是漫漫長夜和科學的空白時期,為后人描述了一段科學上慘淡蒼白的歷史,這樣的描述也不為過。然而人類總是要進步,無論多么黑暗的時代,它能禁錮人的手足,卻無法阻止人們的實踐;它能砍下人的頭顱,卻無法取消人們的思考。
這段話意在強調歐洲中世紀:
A. 科學發展一片空白
B. 科學仍然有所發展
C. 人們完全無法思考
D. 每天都是漫漫長夜
解析:此題在第二行后部分,“然而人類總要進步”中的“然而”起到了轉折的作用,后文為重點描述的核心話題,概括后意在強調科學哪怕存在很多阻礙,依舊還是要發展進步的。所以選擇B。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