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事業單位考試綜合應用能力真題及答案(A類)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7-06-07 09:29:42
2014年湖北省直屬事業單位招錄考試
綜合應用能力試卷(A類)
一、論述題(15分)
今年五四青年節,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大學與師生座談,在談到價值觀問題時,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青年時期價值觀的養成,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請結合青年時期價值觀的養成,簡要闡述“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二、情景題(15分)
某高校與一出版社聯合邀請一知名學者在該校學術報告廳舉行講座。出版社方邀請的參會人員為主要業務相關單位代表,校方參會人員為該校教師和學生代表。分配給出版社方的座位上貼有被邀人員的名字,并要求對號入座,分配給校方的座位沒有貼名字。講座開始前,校方預留的座位已全部坐滿,而出版社方預留的座位卻大部分空余。這時,大批慕名而來的學生發現場內空位較多,紛紛涌入會場搶占座位,少數持有邀請函的卻無法進入會場,場面十分混亂,難以控制。
1.如果校方安排你現場處置,你會怎么做?(8分)
2.針對這次聯合辦會出現的問題,請提出相應預防措施。(7分)
三、案例題(15分)
某高校根據學生課堂人數計算教師教學工作量及津貼。
該校教學工作量折算方案:
(1)學生數小于等于29人,教師教學工作量折算系數為1;
(2)學生數大于等于30人、小于等于59人,教師教學工作量折算系數為1.4;
(3)學生數大于等于60人、小于等于89人,教師教學工作量折算系數為1.8;
(4)學生數大于等于90人、小于等于119人,教師教學工作量折算系數為2.2。
教學津貼計算方案:每堂課基礎津貼30元×折算系數。
該校教師教學工作量及津貼方案在執行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學校管理部門調查發現課堂學生規模越來越大,學生不滿意;很多老師不愿意承擔課堂學生數少的專業課,教學工作安排難度加大;老師抱怨學生數29名和30名的課堂,每堂課津貼竟相差12元,明顯不合理!
根據以上素材,請完成以下任務:
1.為解決方案執行中出現的問題,請提出修改工作量折算方案的思路。(5分)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教學工作量折算系數的增幅由原來的0.4調低為0.05,在執行中可能會出現哪些變化?(10分)
四、實務題(15分)
某調查機構對本省2013年人才市場的供求情況進行了調研,部分資料整理如下:
1.請根據圖1,分析2012-2013年企業對求職者學歷需求的比例結構。(4分)
2.結合圖1和圖2,對2012-2013年學歷層次供求匹配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6分)
3.結合圖1和圖2,解釋表1中專科層次的企業薪酬報價變化率高于本科層次的現象。(5分)
五、材料作文題(40分)
材料
1.恩施民大醫院心內科醫生胡建華,從醫20余年,從不收受病人送的紅包,對實在推脫不掉的紅包,手術后,他都會悄悄地把錢打到病人住院醫藥賬戶上,等病人出院的時候,再把入賬發票交給病人,人稱“良心醫生”。“病人患病時,求心安可以理解,所以當面推脫不掉的紅包,我就暫時收下,事后再如數存入該患者住院賬戶內。”胡建華告訴記者,“如此一來既打消了病人的疑慮,讓他們安心治病,又不違背我們的職業操守。”
“胡醫生不僅醫術好,醫德更令人敬仰!”有患者在留言簿上這樣稱贊他。
2.有人說,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贏得尊重,而贏得尊重的關鍵在于堅守良知。
作答要求
請結合上述材料,圍繞“堅守良知”,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論述題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喻指青少年時期是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養成的價值觀對一個人的一生乃至一個國家的未來都將產生重要影響。
(一)轉型期的特殊社會環境要求青少年務必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我國正在經歷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從封閉性社會向開放性社會的轉變。社會轉型期也是陣痛期,必然會帶來諸如觀念分化、社會流動加速、社會沖突加劇等問題,青少年時期如果不能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在面臨這些突如其來的挑戰時將無所適從,一部分青少年可能會在一些偏激的思潮的影響下誤入歧途,背離人民、背離國家,這會將中華民族置于危險的境地。
(二)青少年時期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
伴隨著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逐漸成熟,會產生“獨立感”和“成人感”,渴望擺脫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獨立自主,喜歡自我表現和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個時期養成的價值觀將構成穩定人格的基礎,而健全的人格是良好性格的基礎,直接影響個人未來的發展。因此,要格外關注青少年時期的價值觀養成。
(三)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要求青少年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核心價值體系本身就是正確價值觀的最突出體現,樹立正確價值觀有助于加深青少年對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推進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
二、情景題
1.本次學術講座是我校與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受邀參會人員是我校教師和學生代表,以及出版社主要業務相關單位代表,因此務必要保證參會人員順利就座。出現了情景中的問題我首先會穩定心態并迅速反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處置:第一,我會表明身份,維持現場秩序,并立即與少數持有邀請函而無法進入會場的參會人員取得聯系,就會場安排出現的意外情況向他們致以歉意,讓他們稍等片刻,馬上安排座位。第二,我會以校方會場管理人員的身份與涌入會場搶座位的學生進行有效溝通,首先我會肯定學生們參加學術講座的熱情,表揚他們的學術精神;其次,我校作為本次講座的東道主,我會號召本校學生發揚好客謙讓的精神;最后,我會向學生們說明本次會場的安排,貼有名字的空位是為出版社預留的。第三,我會與出版社方面的負責人取得聯系,了解本次他們實際參會的人數,對于不能到場的代表,撤掉座位貼名,供沒有座位的學生坐。第四,為了滿足學生們的熱情,我會安排工作人員在靠后的位置增加一些座位,讓他們也能參與到本次講座中。
2.本次聯合辦會出現了問題,說明我們在準備階段存在不足,為了避免類似的問題再出現,特提出如下預防措施:
在準備階段,做好辦會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工作。首先,事前確認與會人員的名單,通知參會人員參與會議的準確時間,對確定能參與會議的人員要統計出數量,以便根據人數去安排會場和座位,在開會之前做好信息反饋工作,確定是否有人員臨時不能參加會議,及時做好會場的調整。其次,做好會前的宣傳工作,盡量提前兩周以上貼出宣傳公告,對會議的主題、規模、參會主要人員做詳細介紹。最后,準備必要的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在會議實施階段,要安排專門的應急小組以應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應急小組主要負責應對以下情況:(1)因設備問題出現的突發狀況,如話筒、音響設備、視頻設備等突然出現故障;(2)因人員引起的秩序混亂問題,如會場參會人員突增等。
三、案例題
1.工作量折算方案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三個:一是課堂規模太大,學生不滿意;二是學生規模太小,老師積極性不高,教學工作難進行;三是學生數29名和30名的課堂津貼相差太大,老師不愿意上29人的課。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提出以下調整方案:
(1)系數設定界限跨度細化,10人或者5人為一個區間,每個區間的增幅相應減少,例如30-34人為1.05,35-39人為1.1等;或者按上課實際人數對應相關系數,30人系數為1,每多一個人系數增加0.01。
(2)對于學生反映人數多效果差的問題,在設定系數方面,60人以下的系數增幅應該增加,人數超過60人的課堂系數也會增加,但是增幅變小,比如30-60人增幅可設定為0.8,60-120人可以設定增幅為0.4。
2.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化:(1)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下降,特別是人數較多的大班。(2)人數少的班級教師不愿意承擔的情況會減少,教師可能會更加趨向于選擇人數較少的班級。(3)學生也會享受到更多小班的好處,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4)課程設置趨向小班,由此會導致在安排課程時班次增多,教師出現緊缺的現象。
四、實務題
1.2012年企業對求職者學歷需求結構中專科需求比例最大,本科次之,碩士及以上最低;2013年需求結構與2012年相比沒有變化,專科學歷需求進一步增大,碩士及以上學歷需求進一步減少,本科學歷需求略有減少。
2.2012年碩士及以上學歷高層次人才供大于求,本科學歷供給略小于實際需求,專科學歷供給大于需求;2013年碩士及以上學歷供大于求,本科學歷供大于求,專科學歷供不應求。可見碩士及以上學歷人才兩年都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本科學歷需求減少,專科學歷需求不斷擴大。通過以上變化可以看出:(1)用人單位對學歷的要求日趨理性;(2)大學本科教育擴招,本省高校多,人才輸出量大。
3.學校:專科生由于在培養過程中更注重專業性和實踐性,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企業:隨著我省大型產業園的不斷增加,以及越來越多大型企業的落戶,對基層技術人員的需求不斷加大。政府:響應國家對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政府對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的重視程度增加。
五、材料作文題
良知的詰問
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鐘南山深入一線,力抗非典;胡建華妙手仁心,懸壺濟世……他們選擇了良知。縱然諂媚誣蔑視聽,也不隨其流、揚其波,這是良知的堅守;縱然病魔無情,但仍能置自身榮辱得失于度外,力排眾議,這是良知的堅守;縱然身處物欲橫流的社會,卻能獨善其身,這是良知的堅守。在歷史的長河中,這些堅守良知的人終成就千古佳話,而在經濟的大好形勢下,我們是否還能保留一份清醒的定力,是否還能擁有一種健康的心態?
君不見老人摔倒在地,圍觀眾人無人敢于伸手;君不見地溝油、毒奶粉屢禁不止,琳瑯滿目的超市幾無健康選擇;君不見對醫生紅包、城管打人、官員貪污的痛斥充斥著整個網絡……這些都曾發生在你我身邊或身上,這也正是良知對我們的詰問!
堅守良知,是人性的選擇。“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經的第一句話朗朗上口,人性的善惡可能在中西方有著不同的論斷,當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正如一張白紙,家長、學校和社會共同繪制出圖畫,而當我們錯把麻木當作深沉,怯弱當作穩健,油滑當作智慧時,我們最初的那份感知世界美好的天真,那顆感知人性溫暖的真心究竟到哪去了?人性的選擇,便是堅守自己的良知,堅守住內心的底線。
堅守良知,是現實的期盼。與個人相比,良知對于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我們會在小販缺斤少兩的時候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我們會在商家層出不窮的所謂銷售技巧面前迷茫,一個好的市場環境為何如此難以建立;我們會在一只只“大老虎”被關進籠子的時候反思為何現在從上至下的純潔性都不如從前。現實期盼著整個社會的良知,期盼著一個和諧的社會。
堅守良知,是文明的呼喚。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道德楷模和圣人典范不勝枚舉,中華文明的傳承就是依靠著我們的種種傳統優良美德,古有禮義廉恥、二十四孝圖,今有“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都在鞭策著我們奮進前行,呼喚著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參與其中,共同創建一個盛世。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的話時至今日仍然振聾發聵。堅守良知的炎黃子孫,必將在奮進的2020年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必將在夢想的2050年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