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重慶鼓勵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

來源:重慶商報 2017-10-13 08:47:10
  原標題:鄉村全科教師、基層全科醫生評職稱有了專門標準
 
  俗話說“能力有高低,術業有專攻”。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專業技術水平時,常用到的一個標準就是“職稱”,那怎么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為人才創新創業松綁,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呢?近日,重慶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元春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重慶市職稱改革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破除所有制、地域、身份、學歷資歷、崗位等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完善評標標準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
 
  職稱改革重點是三個傾斜
 
  在過去的職稱評定中,不管你是在大學還是在醫院,或者是在科研院所和鄉鎮基層,都需要有論文,有外語,有計算機等等。大家都知道,對很多事業單位職工來說,職稱就意味著一部“通關升級史”,如果沒有職稱,也就等于無法晉升。今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可以說它是推進人才評價和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具體到重慶來說,該如何深化,如何破題呢?
 
  陳元春表示,重慶市職稱改革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分別于2001、2009、2015年進行了三輪職稱改革,不斷破除所有制、地域、身份、學歷資歷、崗位等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完善評標標準體系,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一輪職稱改革重點是三個傾斜,一是向科技創新人才傾斜,改變科技人才評價標準單一、偏于理論研究的傾向,加大了創新成果的指標權重。要把他們的成績、他們的論文寫在大地上,寫在車間里,寫在田間地頭。二是向企業人才傾斜,企業人才申報評定高、中級職稱不受單位所有制、崗位和評審通過率限制。三是向基層人才傾斜,建立了鄉村學校全科教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等基層人才評價機制,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組建專門評委會,制定專門的評價標準,完善服務基層最低年限、離開基層后職稱轉評確認等政策措施。
 
  靠實踐和貢獻評價人才
 
  陳元春表示,從去年開始,他們就已經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分類細化評價標準,分類設置各專業高中級資格申報條件。尤其是分層分類設置論文條件,有的專業將逐步淡化論文要求,主要靠實踐和貢獻評價人才,不搞“上下一刀切”。近年來,已有一批職稱新政策出臺,如將職稱外語、計算機考試改由用人單位自主決定,探索了向高校、科研院所等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下放評審權,完善特殊人才、海歸、博士后等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建立院校教師和企業工程師(技師)“雙師”職稱評定“立交橋”,暢通非公經濟組織職稱申報渠道等等,進一步激發了專業技術人才創造活力。
 
  事業單位專技人員可創新創業
 
  通過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創新職稱評價機制,橫向上打開了職業壁壘,縱向上打破了“天花板”,而除了專業人才的創業創新,對于原來在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或者兼職創新,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允許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選派、掛職創新創業、兼職創新、在職創辦企業和離崗創新創業,并鼓勵和支持事業單位通過設置創新型崗位和流動崗位支持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陳元春表示,具體來講,在工資待遇方面,對人才的激勵報酬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與此同時,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收入水平。近期重慶市還將出臺完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建立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為單位做大分配“蛋糕”提供政策空間。
 
  此外,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帶項目、成果到企業開展創新工作或創辦企業,經單位同意,3年內保留享受基本工資待遇。下一步,還將細化離崗創業人員的工資待遇政策。
 
  “鴻雁計劃”引進海內外英才
 
  據陳元春介紹,除了激勵本地人才,“引智”也是重慶市搭建人才高地的重要內容。今年上半年,重慶專門出臺了引進海內外英才的“鴻雁計劃”,重點鎖定在重慶市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和特色效益農業等重點產業領域,將引進人才分為A、B、C三類,對這三類人才分別按其實際繳納個人所得稅額度的2倍、1.5倍、1.2倍獎勵,獎勵標準最高分別不超過200萬元、100萬元、30萬元,并對他們的居留簽證、社保醫保、子女入學等方面實行一站式辦理、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