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貴州黔東南州三穗縣就業扶貧畢業生就業見習公告
三穗縣2018年就業扶貧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方案
為扎實推進我縣脫貧攻堅工作,確保2018年順利實現國標減貧摘帽出列,根據《關于支持麻江等六縣脫貧攻堅減貧摘帽的工作方案》(黔東南黨發〔2018〕10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見習對象及計劃安排
(一)就業見習對象。畢業兩年內(2017屆、2018屆)本縣戶籍及本縣區域內居住半年以上的外縣籍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大專以上學歷的離校未就業(未參加過見習)高校畢業生。我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特困家庭的高校畢業生可優先選聘。
(二)見習單位。各鄉鎮。
(三)計劃安排。根據《關于支持麻江等六縣脫貧攻堅減貧摘帽的工作方案》(黔東南黨發〔2018〕10號)文件下達就業見習指標任務,結合全縣實際,設定全縣安排指標。
二、保障政策
(一)按規定對就業見習補助予以足額保障,就業見習經費可從就業補助資金列支,見習時間為3—12個月,最長不超過一年。見習期間見習生生活補助費不低于當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就業補助資金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按《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調整2017年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規定,三穗縣2017年最低工資標準為1470元)的60%進行補助,見習單位補助部分列入該單位財政經費開支范圍。對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按最低工資標準的80%進行補貼,對見習單位留用見習期滿高校畢業生的給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補補助。
(二)見習期間,就業局為見習生辦理人身意外傷害與住院醫療商業保險,保險費用由就業專項資金按300元/年的標準進行繳納。
三、2018年集中招募計劃安排
(一)崗位征集。有需求的鄉鎮,要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就業見習崗位,及時填報《2018年就業扶貧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需求信息表》,并于2018年4月27日前反饋縣“引導辦”(縣就業局)。
(二)信息發布。5月9日前通過三穗縣人民政府網向社會公開發布2018年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計劃公告和崗位目錄。
(三)見習報名。5月9日至15日,縣“引導辦”采取現場方式組織高校畢業生報名,現場填報《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登記表》。
(四)審核推薦。5月17日前,縣級見習計劃由縣“引導辦”結合用人單位需求,通過面試形式組織做好申請見習高校畢業生和見習單位的崗位對接工作,為見習單位和畢業生實現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提供服務,并確定進入體檢的就業見習高校畢業生名單。
(五)體檢及派遣。5月底前,完成體檢及派遣工作。縣“引導辦”及時組織見習計劃入選人員進行體檢,體檢費由學生自行墊付,合格上班后到用人單位報銷。體檢時間由縣就業局電話另行通知。縣“引導辦”對體檢合格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復審,確定入選人員并開具報到證,派遣至見習接收單位。
(六)見習生的接收。入選學生本人持縣“引導辦”開具的見習報到證及相關材料,5日內到見習單位報到。見習單位要及時安排見習生參加見習。見習生報到后,接收單位要及時與學生簽訂《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協議書》,并于見習生上崗后15日內持就業見習協議報縣“引導辦”備案。
四、加強就業見習管理
(一)做好跟蹤服務和動態管理工作。見習單位要按照《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積極為見習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學習環境,并按月發放生活補貼。見習期間,見習單位不得隨意解除與見習畢業生的見習關系;見習畢業生應自覺遵守見習單位規章制度,無正當理由不得提前終止見習活動;由于落實就業單位或特殊原因終止見習的,見習單位應及時報縣“引導辦”備案。縣人才服務機構為參加見習的畢業生免費提供人事檔案托管服務。見習期滿,見習單位應據實出具《貴州省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鑒定表》(一式三份,學生本人、見習單位、檔案管理部門各執一份),作為推薦見習人員就業的參考,鼓勵有條件的單位以聘用或招考、臨聘等方式將見習期間表現優秀、符合崗位技能需要的學生留下來。對見習期滿有就業創業意愿的畢業生,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為其提供免費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
(二)做好見習畢業生生活補助申領工作。就業見習生活補助實行先墊后補的辦法,見習單位每季度結束后,由見習單位于十個工作日內,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引導辦”提出書面補貼申請(逾期未申請的,視為自動放棄本季度補助),并提供以下材料:略(用人單位到縣就業局領取)
五、報名需帶材料及報名地點
(一)報名需帶材料。1、本人身份證、家庭戶口冊原件及復印件;2、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2018屆未領得畢業證的提供《就業推薦表》原件及復印件);3、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彩照3張;4、《登記表》一式兩份;5、在本縣區域內居住半年以上的外縣籍畢業生需提供《居住證》。
(二)報名地點:三穗縣政務服務中心二樓就業局窗口。聯系人:張媛、楊潤;聯系電話:(0855)3853023、4522949。
三穗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