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色图13p/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黄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ar高清视频

2019年半月談第5期_半月談2019第5期文章匯總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19-04-25 13:10:41
  點此下載半月談2019年第5期精選文章匯總(打印版)


  《半月談》是黨政機關公務員必備的閱讀學習刊物之一,也是考公務員申論備考非常好的資料。


  下面是網頁閱讀版:

 

  半月評論


  1  關鍵之年,迎難而上


  開春正是奮進時,關鍵之年再出發。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重要的時間節點,標注著前行的坐標。


  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復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大。困難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動搖,干勁不能松懈。


  關鍵之年,須迎難而上,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被擺在首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重要關口,是必須答好的時代考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長期積累的諸多風險隱患必須加以化解,但要遵循規律,講究方式方法,按照堅定、可控、有序、適度要求,在發展中逐步化解,堅決避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關鍵之年,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為中央一號文件硬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在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新一年的脫貧任務發出新的號召——“還得咬定目標使勁干”。2019年,脫貧攻堅必須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1000萬以上減貧任務,300個左右貧困縣摘帽任務書已然下達。


  關鍵之年,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要持續發力。大氣污染治理、長江保護修復、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鋼鐵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落實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攻堅戰任務艱巨,不可有絲毫松懈。仔細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污染防治處于“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如果現在不抓緊,將來解決起來難度更大、代價更大。


  關鍵之年,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拿什么?靠什么?


  越是關鍵之年,越要迎難而上,越需要經濟穩中有進,頂住下行壓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個字上下功夫”。這回應了普遍關切,更向社會釋放出一個明確而積極的信號。


  中國經濟擁有足夠韌性、巨大潛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從長遠來看,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雖遇逆流,但求合作、謀發展仍是各國夙愿。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越是關鍵之年,越要迎難而上,越需要斗爭精神。


  偉大斗爭為偉大事業化解風險。“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需要有充沛頑強的斗爭精神。領導干部要敢于擔當、敢于斗爭,保持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斗爭精神的重要作用。


  斗爭精神是基于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而提出的戰略要求。從“秦嶺違建”獲習近平總書記六次批示指示,應該看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場硬仗苦仗。污染治理,理應決心如此,保持高壓態勢,重拳出擊。斗爭精神,不可或缺。


  越是關鍵之年,越要迎難而上,越需要精確改革。


  中央深改委第六次會議提出了“畫好工筆畫”“實現精確改革”新要求,為下一步改革提供了明確方法論。


  可以看到,提高改革方案精細度、針對性,“精”字已成為工作的新要求。放眼未來,精確改革思路轉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既要有決心,又要有手段。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關鍵性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推動改革走向精確,釋放發展新動能。


  越是關鍵之年,越要迎難而上,越需要辯證思維。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辯證看待國際環境和國內條件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2019年,有機遇也有挑戰,大家還要一起拼搏、一起奮斗。


  辯證思維就是承認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善于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洞察規律。在關鍵之年,尤其要注意把握危機關系。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危和機同生并存。要在危中尋機,化危為機。既要看清面臨的危,未雨綢繆,也要發現蘊藏的機,主動開拓。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發展中的各種矛盾。比如說,打好三大攻堅戰,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社會政治問題,要事先預判,謀定后動,提高駕馭風險的能力。


  一年之計在于春。讓我們不負春的期待,關鍵之年,迎難而上,開拓進取,高揚斗爭精神,堅持辯證思維,以精確改革筑夢,書寫新時代的嶄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半月講解


  2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有何看點?


  2月19日,新華社受權發布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下面我們要敲黑板、劃重點,看看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哪些任務,又該如何去干?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硬任務


  今明兩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要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適應國內外復雜形勢變化對農村改革發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確保順利完成到2020年承諾的農村改革發展目標任務。


  今明兩年的硬任務有哪些?文件提出: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實現農村人居環境階段性明顯改善,基本完成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等,涉及脫貧攻堅、人居環境、鄉村產業、農村改革等諸多方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說,硬任務的“硬”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不可或缺性,脫貧攻堅、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都是全面小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二是緊迫性,從現在起到2020年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只剩下近兩年時間;三是艱巨性,這些問題解決起來需要付出真金白銀,需要真刀真槍地干。


  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能否落到實處,直接關系到“三農”這個戰略后院能否守住,農村工作硬任務能否按期完成,農業農村現代化這個目標能否實現。 因此,文件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把落實“四個優先”的要求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頭等大事——優先考慮“三農”干部配備、優先滿足“三農”發展要素配置、優先保障“三農”資金投入、優先安排農村公共服務。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孔祥智認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實質就是要在資金投入、產業布局、勞動力就業、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向農業農村傾斜,逐漸矯正城鄉之間的失衡狀態,最終實現均衡發展。


  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放松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下行壓力,因此必須始終繃緊端牢“飯碗”的弦,把加強農業特別是抓好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落到實處。


  文件圍繞“鞏固、增強、提升、暢通”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了穩定糧食產量、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朱信凱說,應對農產品的國際貿易壓力,必須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降低成本,從而提升國際競爭力。同時,牢牢把握農產品進口的主動權,拓展進口渠道,更好地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科學確定國內重要農產品保障水平,提高國內安全保障能力。


  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活力


  文件專門用一個章節部署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相關政策措施,包括: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等。


  專家表示,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是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的主線。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有底線思維,始終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不搞私有化,堅持農地農用、防止非農化,堅持保障農民土地權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


  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迫切任務和重要內容。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當前需要對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進行探索和完善,按照增加總量、優化存量、提高效能的原則,強化高質量綠色發展導向,加快構建新型農業補貼政策體系。


  同濟大學經管學院特聘教授程國強表示,落實一號文件精神,各地應大膽探索,通過創新制度供給,引導優質要素向鄉村合理流動和有序匯聚,解決制約農村發展的人、地、錢的問題。


  新時代奮斗者


  3  居民遇難事,請到社區找余梅


  余梅,第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最近一年,余梅更忙了,不僅積極參與分別設在社區和珠山區法院的“余梅工作室”的大小事情,還在社區開辟了履職新舞臺——“人大代表工作聯絡室”。


  服務群眾的“娘家人”


  余梅所在的梨樹園社區自1998年開發建設以來,由于配套設施不完善,物業服務不到位,臟亂差現象比較突出,居民意見很大。一些居民因此多年不交物業費,物業公司因缺少經費更難服務到位,社區物業管理陷入惡性循環。


  余梅意識到,社區工作千頭萬緒,許多事情必須整合多方力量,握緊一個拳頭,方能解決。


  她以社區黨支部為主心骨,整合業委會、物業支部委員會、志愿者協會三方社會資源和力量,成立了“四會議事”連心小分隊。


  菜市場有了、小區路燈亮了、社區公園也升級改造了……在“四會議事”連心小分隊的共同努力下,居民群眾看到了社區環境的逐步改善,多方協商辦事成為社區服務群眾的新路子。


  2015年初,“余梅工作室”在梨樹園社區成立。


  社區有400多位老人,余梅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建設面積達1000余平方米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642戶居民共用一臺變壓器,用電高峰時頻出故障,為解決居民用電困難,余梅多方奔走呼吁,最終讓供電部門給小區增設了一臺大功率的新變壓器……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個家長里短的事情順利解決,社區居民群眾體會到了社區存在的價值。”余梅說,如今,“余梅工作室”逐步發展,已吸收志愿者160余名。他們先后解決涉及居民用電、用水、用氣、占道經營等17項“老大難”問題,以及170多件居民身邊的民生問題。


  化解矛盾的調解員


  樓上樓下平時和睦相處的兩位鄰居,卻因房屋漏水鬧得不可開交。為討說法,樓下倔強的老人甚至寫好訴狀,準備打官司。


  余梅接待后,上門傾聽雙方的訴求,經過耐心細致做工作,最終解開雙方的心結。事后兩個家庭均成為志愿者,加入“余梅工作室”化解群眾糾紛。


  這是景德鎮市珠山區人民法院“余梅工作室”助推訴前調解的一個實例。


  珠山區人民法院院長張春紅介紹,隨著社會轉型期的利益格局深刻調整以及立案登記制改革,大量糾紛涌入法院。珠山區人民法院作為景德鎮的中心城區法院,化解矛盾糾紛工作難度劇增。


  2016年,張春紅上任后不久,就與余梅溝通并達成一致,決定把有扎實群眾基礎的“余梅工作室”搬進法院。“法院設立‘余梅工作室’及其他矛盾糾紛調解方式,均是以法院為主導,在法律框架下解決矛盾糾紛的非訴訟機制。”張春紅說。


  “有糾紛找調解,省時省力不花錢。”在珠山區法院訴訟服務大廳右側,有這樣一條醒目的標語,“余梅工作室”就設在這里。“我以前話不多,自從成立了‘余梅工作室’,我就成了‘話癆’。”余梅說。


  扎根基層的好代表


  去年初,梨樹園社區“人大代表工作聯絡室”成立。由余梅牽頭,法律、醫療、陶瓷藝術等多個領域的省、市、區各級人大代表參與,每月由至少兩名人大代表開展選民接待日活動,開展法律援助、疾病篩選以及就業創業等服務。


  “成立聯絡室的目的是要把我們各級人大代表的職責落到實處。”余梅說。


  余梅的辦公桌抽屜里放著幾大本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上面記錄著每一次入戶走訪居民后整理出來的居民呼聲。“在基層開展理論宣講,內容上既要架‘天線’,又要接‘地氣’,貼近居民的生活。”余梅說,正是有了這些充足的準備工作,她的宣講報告才能受基層群眾歡迎,才能和大家產生共鳴。


  在余梅看來,無論是在“人大代表工作聯絡室”,還是開展理論宣講,都要充分了解群眾需求,為群眾解決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


  6年來,她以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了數十條建議,諸如加快推進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發展、加強視障群體文化建設等,都得到回復與落地。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她提交的關于加快制定國家社區矯正法的議案(第242號)被采納,交由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審議。


  今年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余梅又帶去了一些建議,如老年大學進社區,加強職業教育引導等,都與社區工作息息相關。


  “人大代表的職責,就是要把群眾的心聲反映上去。”余梅說,她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態度,取得更多造福基層群眾的新成績。


  半月世界


  4  多邊主義是主流,也是潮流


  在前不久落幕的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以下簡稱慕安會)上,圍繞主辦方發布的年度安全報告《全球拼圖:誰來拼起碎片?》和與之相關的國際安全和全球治理等諸多問題,各國政要學者各抒己見,各種觀點激烈交鋒。討論中,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在會上得到廣泛贊同,與世界主流聲音形成強大共鳴。中國的主張為何會引發如此共鳴?當今世界,為何沒有比多邊主義更好的選項?


  單邊主義行動頻致震蕩


  從2017年的《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到2018年的《危機邊緣,懸崖勒馬?》,再到今年的《全球拼圖:誰來拼起碎片?》,慕安會的年度安全報告透露出西方國家對全球秩序變動的焦慮,而近些年,國際形勢的確風起云涌。


  剛剛過去的2018年,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達國家,美國接連不斷的單邊主義行動,給全球帶來劇烈沖擊與震蕩。為確保“美國優先”,美國單方面對中國、歐盟、加拿大、墨西哥等推行貿易“霸凌”政策,破壞多邊貿易體制;接連退出伊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萬國郵政聯盟……這引發一系列劇烈變動。


  歐盟的凝聚力和一體化亦受到巨大沖擊。英國“脫歐”、法國“黃馬甲”運動等,凸顯歐洲內部深層矛盾。


  與此同時,各種地區矛盾依舊沒有解開,有的甚至激化:因俄羅斯前特工“中毒”、烏克蘭問題等事件,俄與西方關系雪上加霜;中東地區大國博弈激烈,敘利亞問題、伊核問題依然看不到徹底解決的希望。


  世界經濟風險也因種種原因加快積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繼續遭到削弱,是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威脅。


  當今世界所面臨的各類風險和危機,與大國對抗加劇緊張態勢、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行動導致的惡果不無關系。


  堅持多邊主義才能有解決之道


  盡管世界現行多邊機制及其運行并不完美,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但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唯有以規則為基礎、以公平為導向、以共贏為目標,堅持通過對話合作解決問題,堅持并發展多邊主義才是正確選擇。


  在本屆慕安會上,為解決中東問題,埃及總統塞西呼吁多邊合作;為解決移民難民問題,默克爾也呼吁多邊合作;為解決貿易爭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同樣呼吁多邊合作。可以看到,雖然國際秩序中的單邊主義傾向有所增強,但多邊主義仍是主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在會上發表題為《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引發廣泛共鳴。


  楊潔篪指出,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共同和根本利益出發,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的重要理念。這一理念蘊含了中國對多邊主義一以貫之的立場和主張。


  順歷史大勢,走人間正道


  長期以來,中國都是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引領者。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推動國際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是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贊同,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簽署合作協議,同沿線國家貿易額累計超過6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一大批重大合作項目落地,為當地改善民生、促進發展帶來實惠。


  中國致力于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中方認真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是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推進放寬市場準入等對外開放重大舉措,發展開放型經濟;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當今世界,人類命運彼此交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共享發展成果,共創和平、繁榮、穩定、和諧的未來成為時代之問。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各國共贏發展,很好地回答了這一問題。實踐證明,多邊主義是人間正道,國際合作才是時代潮流。


  基層治理現代化


  5  治層層加碼、處處留痕需“制度良藥”


  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在總結經驗的同時,也要直面一些難以根治的痼疾。層層加碼、濫用追責、檢查過頻、處處留痕……如是積弊已引起基層干部群眾廣泛抱怨,為何風氣還有蔓延之勢?不宜籠統地歸結為個別領導干部“作風問題”,也不能簡單采取“運動式整治”舊辦法。療疾之方,一言以蔽之,曰“制度良藥”。


  理順縣鄉權責


  現行行政體制共分中央、省級、市級、縣級、鄉鎮五級,層級復雜、運作成本高昂。前四級對基層來說都是“上級政府”,都有向鄉鎮“施壓追責”的權力,基層政府難免不堪重負。


  縣、鄉之間,同樣權責嚴重失衡。具體言之,縣級黨政部門作為掌握著大量權力、資源和人力的縣域治理組織者和指揮者,具有項目分配權和檢查驗收權,但并不操心項目實施,而只是“權力中轉站”,主要工作是布置工作和檢查監督,工作都在會議中完成。


  基層鄉鎮很多時候只是被動的任務和責任承接者,在上級黨政部門的層層加碼下疲于奔命,任何一個任務和項目未能完成或“發生事故”,追責問責的“板子”首先唯鄉鎮干部是問。而落實過程中情況稍一復雜,基層政府必要執法權和資源調配權缺失的弊端就暴露無遺,這在城管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安全和土地征用等方面表現突出。


  鑒于此,應進一步推動“省直管縣”改革試點,條件成熟時可進一步啟動重塑行政體制為“中央、省級、縣級”三級的改革計劃。如此,鄉鎮政府作為縣級政府的派出機構,也能夠獲得完整職權。


  同時,大力推行縣鄉權力責任清單制度,將縣鄉權責關系制度化。采取有力措施充實基層鄉鎮的編制和人員,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放到基層,保障基層有人有權有物。以看得見的賦權賦能,保障鄉鎮政府可以作為完整政府發揮作用,享有與基層治理職能相匹配的權力和資源,這樣才能切實調動一線基層干部干事創新的自主性和能動性。


  健全激勵保障


  除了基層政府“權責不對等”的制度性制約之外,作為基層“干事創新”的主體力量,基層干部也面臨著不容忽視的正向激勵不足問題。


  ——晉升“天花板”限制,讓基層干部自覺“前途無亮”。基層鄉鎮編制有限,基層干部尋求晉升時往往要百十人同擠獨木橋。加上“唯學歷”之風仍盛,“年輕化”要求流于機械,很多40歲左右的鄉鎮干部,已經上升無門,這就導致眾多干部滋生得過且過心理,大量基層人才帶著怨氣被閑置浪費。


  ——新進人才匱乏,讓基層干部隊伍心氣不穩。基層鄉鎮往往地處偏僻,條件艱苦,工資福利待遇差,月薪不過三五千,工作則要“連軸轉”,加班加點成為常態。這讓基層對許多高水平人才來說嚴重缺乏吸引力,不少新人念茲在茲的也是“退步抽身早”。


  ——行政編、事業編“二元隔離”,也嚴重影響基層干部的積極性。鄉鎮機構少不了所謂的“七站八所”,在此類單位工作的多是事業編身份,人數幾乎占到鄉鎮干部的一半左右,但事業編與行政編地位待遇嚴重不平衡也是至今尚未改變的現實——事業編難以期待“轉正”為行政編,最高級別也就是股級……但是,“事一樣做、活一樣干”。


  由此可見,更健全的基層干部激勵保障體系亟須建立。改變基層干部任用“唯學歷、唯年齡”傾向,充分調動眾多有經驗一線干部的積極性;實施基層工資待遇年度動態調整機制,推進工資待遇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掛鉤;填平事業編制與行政編制地位待遇鴻溝,以實在福利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動能。


  落實容錯糾錯


  與前述問題直接相關的,是當前基層干部中存在值得警惕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態,不愿作為、不肯擔當,庸政懶政成了為官之方。要承認,這是比腐敗更難治理的基層痼疾。


  審視種種“不作為”現象,需看到其深層次制度性成因。一方面“層層加碼、層層‘甩鍋’”使基層干部承擔了過多與其職權不相匹配的責任,另一方面“一兩個人干事、七八個人監督”使基層干部心存畏懼、自束手腳,積漸所至,才有了“干事創新有風險、不如不干保平安”的口頭禪。


  何以至此?原因有三。一是“層層加碼、層層問責”顯得更有“改革力度”,更能彰顯上級黨政部門的“立場”“決心”;二是“層層加碼、層層問責”更能為上級黨政部門減壓減負,避免出了問題首先成為眾矢之的;三是有些領導干部認為落實容錯糾錯機制是往自己身上捆炸藥包,萬一容錯之后出現“反轉劇情”怎么辦?


  認清原因,就需正本清源。應盡快將黨中央《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具體化、操作化,形成實施細則。容錯糾錯相關甄別工作“三個區分”的落實,尤需結合動機態度、客觀條件、性質程度、后果影響等因素,綜合穩妥加以考慮,讓有為愿為干部吃下定心丸。


  完善檢查監督


  檢查指揮棒亂揮之下,基層工作時間表亂了套,基層干部心態更是亂了套。“官僚主義水來,形式主義土擋”,從材料報表到條幅牌子,到準備迎檢成了基層工作的“主旋律”。中部一個村干部統計,一個星期要打印3000多頁的匯報材料;西部一個貧困村的駐村工作隊,兩個年輕干部“一年四季天天在辦公室填寫臺賬”。投入如此之多的資源、時間和人力,于實際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何助益呢?


  更值得深思的是,多數地區現行的檢查監督模式,還是“從領導到領導”,廣大人民群眾不知就里,無從參與監督。其實,“會議室里的上百次檢查監督,不如老百姓的一兩句實話”。老百姓最能深切感受到基層工作的實情實效。


  扭轉局面,要讓檢查監督真正下探到“基層”。大力開拓基層民眾監督政府的渠道和機制,用成本低、數量大、時時刻刻能發揮作用的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提升基層監督的深度和效度,在各級考評問責制度安排中細化民主評議指標,提升民主評議占比。此外,還須嚴格落實“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要減少50%以上”的規定,推行“一年一檢查、一事一張表”檢查制度,大幅度減少檢查頻次和報送材料數量。


  以上“制度良藥”非一鄉一鎮所能開好配齊。只有通過縝密的頂層設計,通過堅決的體制改革,以上率下精兵簡政,直面痛點賦權賦能,同時把人民參與和民主監督落到實處,才能真正讓基層治理現代化走上正軌,奠定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層根基。


  教育改革進行時


  6  互聯網顛覆教育?教師仍是根本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并同步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如何在近14億人口的大國推進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現代化?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是重要一環。


  當“一塊屏幕”聯通了城市學校與鄉村課堂,讓教育資源的共享擁有了更大可能。與此同時,技術的變革也帶來了新困惑、新挑戰。半月談記者近日在湖南、云南、江西多地走訪,探尋“一塊屏幕”背后藏著的那些喜、憂、盼。


  信息化,讓山里娃觸摸世界


  江西吉安市吉州區興橋鎮泉塘小學是個只有30多名學生的教學點,只開設一至三年級。因為學生少,過去教學點課堂氣氛沉悶,自從有了“專遞課堂”,情況卻大不一樣了。


  在江西多地建設的“專遞課堂”,是在城區學校設主講教室,在鄉村學校設聽課教室,實現一名教師授課、多地同步聽課,師生之間可以即時提問和解答,受到鄉村學校,尤其是教學點師生的歡迎。用泉塘小學校長肖冬情的話說:“每當通知參加‘專遞課堂’,孩子們都開心地蹦起來。”


  鄉村學校和教學點由于學生數量少,結構性師資短缺明顯。吉州區教育局局長楊虎先介紹,“專遞課堂”解決了長期困擾鄉村學校和教學點音、體、美和英語專業教師不足的難題,提升了鄉村素質教育水平。


  在湖南汝城思源實驗學校,為化解大班額問題而新開辟的分校校區剛剛落成,就在每個班級教室都引入了網絡信息化教學設備,讓老師和學生充分共享全國的優質資源。


  “生硬的道理用文字表達,孩子可能理解不了,但如果讓孩子們看視頻、動畫、圖片,他們就能‘秒懂’。”思源實驗學校分校校長、品德與社會課教師范寧霞說。


  信息化設備的普及,讓課堂教學變得更生動、立體,還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專業師資的結構性短缺。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張永華說:“網絡課堂讓偏遠地區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專業的音體美教學,這種藝術的熏陶,對農村的孩子特別珍貴,也是他們特別缺少的。”


  如今,信息化設備正廣泛運用在鄉村教育中,被越來越多教師和學生所接受。


  位于革命老區的井岡山小學,全校57個班都通過“班班通”接入互聯網,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一塊屏幕”觀看全省、甚至全國最優秀教師的授課視頻。“信息化手段,讓山里娃觸摸到山外的世界。”數學教師高麗華說。


  不可“強了技術、淡了人情”


  “互聯網+”給農村地區帶來教育福音的同時,一些憂慮和隱患也隨之而來。


  湖南株洲醴陵市龍虎小學校長張杰告訴半月談記者,她曾教過的畢業生小林,考入了湖南一所職業高中的普高班,不久前回來看望她。小林說自己十分茫然,因為“每天上課就是放直播視頻,老師就是守在教室里,從來不講課,就是圖省事”。


  小林說,這種名曰“共享資源”的教學方式,讓他感到灰心喪氣。“從來沒有和老師互動,都是看著屏幕里的學生回答問題,我們就是光聽,聽也聽不出什么名堂。”


  這讓在教育戰線工作了大半輩子的張杰憂心忡忡:“教育最講究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把別人上的課完全照搬過來肯定不行,沒有互動就更達不到教學效果。”


  “最需要警惕的是拿來主義。有的老師為了圖方便,直接從網上打開一個視頻或者課件就開始上課,這其實是不利于學生的。”思源學校的資深數學教師朱牡丹說。


  云南省宣威市西寧街道靖外明德小學校長雷應飛同樣對“一塊屏幕”教學方式持保留態度。他認為,所有信息化技術手段都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備課首先要備學生,要結合學生的基礎進行。否則很可能造成課程同步了,但學生不同步的結果。”


  半月談記者走訪中,多地鄉村教師都表達了同樣的憂慮:對“一塊屏幕”產生過度依賴。“技術變革的過多投入,可能會很大程度削弱傳統教學的優勢。”不少鄉村校長擔憂,如果不對教育信息化手段加以正確引導規范,會讓教育“強了技術、淡了人情”。


  “教育是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想、情感交流和共鳴。光靠一塊屏幕,那不是和看電影差不多嗎?” 云南省會澤縣茚旺中學校長付飛說,不少鄉村學校大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平時主要的交往對象就是老師和同學。“如果淡化人際交流,只留下冷冰冰一塊屏幕,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技術治標,尚須人才治本


  多地一線農村教育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彌合城鄉教育資源差距,更大程度實現教育均衡,技術手段只能治標,教師人才隊伍建設才是治本之道。


  “網絡信息化普及了,其實對老師的要求不是減少了,而是提高了。如果老師跟不上節奏,學生怎么辦?提前預習、現場答疑、課堂引導等要跟上。”朱牡丹說,信息化技術的迅速普及,不僅不意味著“省事兒”,還需要現有教師不斷提高自身,需要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到教師隊伍中來。


  “現在科學課的老師,被我們稱為‘熊貓級老師’,有的一個區縣就一兩位。”張永華說,縣、鄉、村的專業教師十分短缺,“我在基層當了10多年校長,管理過許多村小,一個村小配一個音樂、美術老師,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真正要縮短城鄉教育差距、強化鄉村教育,應該在師資力量、生源素質、教師待遇等方面發力。”多地一線教育工作者呼吁,一方面,要持續加大對教師待遇的重視,打造優良的軟、硬件工作環境吸引人才,讓“最優秀的人辦教育”不是一句空話;另一方面,還要給予現有鄉村教師充分的交流、培訓機會,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與城市學校、乃至名校的教師面對面交流學習,對教學水平起到更直接的幫助。


  付飛說:“教育有其獨特性,它不是辦工廠——技術的進步可以廣泛替代勞動力,但教育是一個過程,老師對學生成長的影響,無論技術發展到什么程度,都是無法替代的。”


  解碼城市


  7  撫州:生態日優


  有“贛撫糧倉、三宜天堂”美譽的江西省撫州市,森林覆蓋率達66.14%,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城區空氣質量全年保持在二級以上,風景秀美,生態極佳。這片曾涌現了王安石、曾鞏、湯顯祖等名儒巨公的文化熱土,如何把生態潛力變為發展動力?


  綠色理念引領低碳生活


  步行、騎車、網上掛號等低碳行為可換取“碳幣”,參與商家減免折扣等活動、獲得電影票等獎勵。這是撫州鼓勵低碳生活的碳普惠實踐之一。打開“綠寶”碳普惠制公共服務平臺,市民的低碳生活數據都會記錄在案,并給予“碳幣”獎勵,綠色消費時可進行折扣轉換。


  僅2018年春節期間,該平臺為注冊用戶兌換了10000張電影票。“撫州由此打通了利用生態平臺激勵市民踐行低碳生活的通道,打通了低碳行為惠民惠商惠農、綠色生態共建共享共贏的循環鏈條。”撫州市委宣傳部部長傅云說。


  為讓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轉化為更多人的自覺行動,撫州試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在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確權、抵押、轉化、厚植等方面積極探索,通過量化生態家底,實現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產轉化,打通轉化通道,實現生態資產向生態經濟轉化。


  “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撫州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撫州市委書記肖毅表示。


  兩年前,集生態文明匯總展示、管理監督、預警決策、考核評價為一體的“生態云”平臺就已在撫州上線,既可為政府生態建設提供科學分析與決策,又可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通道,還可讓社會公眾參與生態文明交流互動。撫州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管理。


  “初步核算,撫州全市生態產品總價值為3274.27億元。這筆寶貴資源正等待我們‘點綠成金’。”肖毅說,要推動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取得新突破,綠色發展就必然成為撫州發展的主線。


  制度設計呵護生態環境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辦法、“國土空間分類考核”制度、出臺生態紅線管控實施辦法……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撫州不斷創新機制體制,在江西率先組建生態文明研究中心,出臺綠色GDP核算體系、生態文明考核評價體系等10項生態創新制度。


  森林資源豐富的資溪縣是撫州有名的生態旅游大縣,森林覆蓋率高達87.3%,是有名的天然氧吧,但在過去“一刀切”“一鍋煮”的考核評價體系中并不占優。


  2016年開始,撫州推出“分類考核,差異化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對考核對象重新科學分類。對6個“重點開發區”,重點考核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對6個“生態功能區”,重點考核生態經濟、綠色產業發展成效。同時,對考核體系重新規范調整、對特色內容實行個性化安排、對考核分值實行差異化設置。


  拒絕了可能帶來大氣和水污染的180億元大型火力發電廠項目,婉辭了10多億元水鉆飾品企業意向合同,面對年創稅收近千萬元的磁鐵礦項目,資溪還是拒絕了……“資溪的優勢在生態,特色在生態,出路也在生態。”資溪縣委書記吳建華說,新的考核評價體系讓資溪綠色發展的決心更堅定。


  生態公安、生態法庭、生態公訴、生態律師服務團隊、基層生態綜合執法等生態司法體制改革新亮點,也在撫州不斷涌現。


  2017年3月,宜黃縣創新成立了由縣森林公安分局局長為大隊長的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從多個職能部門抽調精兵強將,實行集中辦公、綜合執法。“運行一年多來,共制止破壞生態環境事件237起,辦理破壞環境的行政案件99起。”宜黃縣森林公安分局局長吳永健說。


  在水資源的保護方面,撫州上下聯動推進流域生態補償,推行撫河流域縣(區)橫向水資源生態補償機制,對全市主要河流出入境斷面水質進行每月監測、動態考核,根據水質變化實行補償。同時,強力落實“河長制”,用最嚴格的制度和手段對良好水體實行清單式保護。


  產業并進開掘綠色紅利


  培育中醫藥、健康養老、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現代物流、數字經濟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撫州綠色發展的主攻方向。“發展這些環境友好型產業,既能保證生態環境不再受破壞,又有利于綠色發展,夯實現有的綠色紅利。”撫州市委講師團團長余晟華說。


  撫州積極利用生態優勢提升農產品價值,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態何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采用“食藻蟲引導水生態修復技術”,將三、四類水凈化至一、二類水,并實行稻蝦、稻蟹共作,果魚蝦草共生系統等新型全生態鏈,打造立體高效農業,優質水產品暢銷上海市場,畝均收入達2萬元以上。


  南城縣建設多個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扶持成立數十個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等經濟組織,初步形成集種子種苗供應、市場營銷為一體的產業化生產格局。


  同時,撫州利用生態產品發展文化生態旅游,按照全域旅游、“生態+旅游”“生態+文化”的理念,依托湯顯祖文化品牌,推動生態與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讓好生態“變現”,進一步夯實生態紅利。在南豐縣,蜜橘種植產業衍生出的“橘園游”項目,已吸引游人無數。


  2018年,撫州市多個農旅、文旅項目火爆市場,全市游客量、旅游收入同比增長38%和40%,境外游客增長10倍以上。


  撫州還同步提升傳統產業和綠色循環低碳工業發展。2018年以來,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已達52.2%。博雅生物、迪比科新能源、銅博科技等一大批先進制造業企業在撫州發展態勢良好;南城縣的“智慧校具”、金溪的“香谷小鎮”等新經濟模式,也讓校具和香料等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優美環境及生態優勢更吸引了不少中高端產業項目落戶撫州。當地的政務、商務、超算三大云計算中心已經建成,數字裝備制造和數字應用產業基地正在加緊落地。以“生態+”為產業發展模式,大數據、大健康、大旅游、大生態融合發展的趨勢初步形成。


  肖毅說:“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不要發展,也不是慢發展,而是換一種發展方式。核心是要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發展生態經濟,推動產業發展走上中高端。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時政·財經


  8  真金白銀作證,世界看好中國


  作為A股增量資金的重要風向標,在2018年底的低迷市場下,外資就開啟了“越跌越買”的模式。近兩個月,滬深港通北上資金更是加快腳步,帶著1000億元外資大舉入場。不僅股票市場受到外資青睞,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并有望在2019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真金白銀的“籌碼”,是世界看好中國、看多中國最直觀的“信心投票”。


  外資凈流入A股逾1000億元


  春節以來,A股市場不僅以大漲迎來開門紅,還氣勢如虹地連續上攻,上證綜指時隔7個月再上2900點,而外資流入成為本輪行情的主導力量之一。


  在A股的上漲行情中,外資一改2018年的謹慎操作,入場速度明顯加快。統計顯示,1月份滬深港通的北上資金合計凈流入超過600億元,創互聯互通機制設立以來的單月凈流入新高。截至目前,累計資金凈流入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


  2018年全年,北上資金凈流入2942.18億元,且直到去年5月累計凈買額才達到千億元級別。


  業內人士透露,隨著美國經濟開始放緩,加上國外對沖基金普遍認為當前A股估值相對較低,不少對沖基金紛紛加大對A股的配置,企圖以此來對沖美股的高估值風險。不過,為避免由于單一股票出現長時間停牌或者單一行業遭遇政策風險而導致的投資風險,海外資管機構在使用杠桿資金加倉A股時對倉位控制做出了一定限制。


  全球看好中國市場


  在眾多外資機構看來,許多因中國負債率高、增長放緩和債券違約事件等因素減持中國股票的全球投資者又回來了。


  紐約梅隆銀行投資管理旗下牛頓投資管理亞洲及新興市場股市主管Rob Marshall-Lee稱,過去外界對中國市場存在過度悲觀情緒。從多年長期投資的角度看,很多中國股票的估值目前已大幅降低,并低于歐洲股市,可在其中找到合適的投資機會。


  “中國經濟繼續從固定資產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GDP增速可能會受拖累,但增長質量將會改善。另外,政策變化有利于服務業發展,如教育、醫療、保險和互聯網等,這些是我們在中國投資所側重的領域。”Rob Marshall-Lee說。


  與此同時,A股有望因納入MSCI(明晟)指數的權重增加而受益。“這將使更多機構資金通過被動型投資基金流入中國市場,利好中國股票——我們在亞洲區內最看好的股市。”渣打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王昕杰稱。


  除此之外,中美經貿摩擦、國內政策、企業基本面等情況,都是影響外資是否看好中國市場的重要因素。


  在瑞銀證券看來,貿易談判成果較預期積極,中國股市積極情緒將獲支撐乃至進一步提振。


  債市規模有望達全球第二


  不僅僅是股票市場受到外資青睞,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中國債市規模今年很可能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渣打銀行(香港)中國宏觀策略主管劉潔判斷,2019年外資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的規模,將由2018年的5870億元上升到8000億至1萬億元,外資持債比例將由2.1%上升至2.8%。


  2019年春節前夕,彭博確認將中國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并將自2019年4月起,在20個月內分步完成。德意志銀行中國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劉立男認為,這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投資中國86萬億元固定收益市場的又一良機。


  在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看來,中國資本市場正迅速融入全球金融體系的主流。去年中國債券市場已經吸引了大量外資,此次指數的納入還將帶來約15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可以預期,在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中國規模巨大的資本市場將日益受到與之影響力相匹配的關注。”


  富達國際中國區固定收益投資主管、基金經理黃嘉誠稱,去年中國債市表現站在全球資產表現的前列。今年中國債券市場從風險和回報來看,整體吸引力還是很高,疊加加入全球債券指數的推動效應,中國債券市場將會在2019年受到更多投資者的青睞。


  科技·文化


  9  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在躍升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熄火”狀態,銷量同比下降2.8%。然而,新能源汽車在車市寒冬中一枝獨秀。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依靠技術、性能、品質的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車繼續引領中國汽車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


  技術突破,行業快速增長


  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項目組組長王秉剛分析,發展新能源汽車主要基于三方面的戰略考慮,一是能源安全,二是環境保護,三是產業升級。目前純電動車發展規模如此之大,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池技術的巨大突破。國內已經有企業在為2020年投產能量密度在300Wh/kg以上的電池做準備。


  據介紹,300Wh/kg是電池的能量密度指標,達到這一指標,意味著電動車續航里程可超過400公里,是目前主流電動車的兩倍,與傳統汽油車相當。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電動汽車是一個龍頭產業,它連接著能源革命、交通革命、技術革命和消費革命,是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的基本單元,也是將綠色能源、智能電網、綠色出行、新一代移動通信連接在一起的一條紐帶。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從市場培育期進入產業成長期,引領和加速了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的進程。中信證券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正處于從1%到10%的高速滲透過程,景氣度將持續上行。


  汽車產業“換道超車”


  作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承載著緩解石油資源短缺壓力、解決日益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我國汽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歷史使命。


  放眼全球,我國在新一輪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中已搶占先機。近3年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增長勢頭迅猛,年均增速接近60%,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在全球占比50%左右,穩居全球第一。


  不僅市場規模巨大,不少關鍵技術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單次續駛里程從150公里提升到500公里,部分產品性能指標與國外公司產品不相上下。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260 Wh/kg,較2012年提高2倍。電機的關鍵性能指標已達到國際水平,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部件和集成技術取得顯著進展。多個自主品牌網聯車投入市場,自動駕駛技術正在進入道路測試的重要階段。


  與此同時,產業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不少產品出口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寧德時代、精進電動等成為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貝特瑞負極材料進入國際配套體系。


  “后補貼時代”挑戰中蘊藏機遇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從“補貼時代”進入到“后補貼時代”,如何加強核心和前沿技術儲備、提升產業競爭力。二是在全球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革命風起云涌之際,如何推動新能源汽車與關聯產業協同發展。


  當前,歐美日韓等傳統汽車強國都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到國家戰略,積極開發和應用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汽車電動化技術,加快推動電動汽車產業化進程,并出臺各自的產業轉型升級扶持政策。


  “我們必須要擁有核心技術和品牌。技術一定要往先進走,應同時發展高能量密度路線和大眾化路線,把電動化和智能化結合起來,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認為,未來,電動汽車與智能化、自動駕駛緊緊聯系在一起,占領電動汽車制高點是實現汽車強國夢的重要推手。


  專家建議,在科技攻關方面,應進一步明確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攻關方向,全面推動電動化與智能化、網聯化的融合發展,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性能和品質。在市場應用方面,應進一步加大免限購限行、牌照優惠、路權開放、設定零排放區域等非財稅政策力度,在更廣闊的范圍內開啟私人消費市場。在環境建設與協同發展方面,應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與資源、能源、交通和未來城市融合發展。


  生態·健康


  10  有的短缺、有的漲價、有的停產?廉價常用藥哪兒去了


  不少基層醫療機構和群眾反映,時下部分呵護群眾健康的廉價常用藥短缺,有的臨床常用藥一藥難求,價格飛漲,甚至漲了50多倍。


  更換名稱包裝,價格從幾元變幾十元


  廉價常用藥在基層醫療機構和群眾中頗有口碑,近年來卻呈消失之勢。“遇到小孩發燒、拉肚子,村衛生室都說沒有藥,只能跑到很遠的地方去買。”西部某村村民楊翠金說。


  華南大瑤山腹地某衛生院院長反映,對于高血壓病人,硝苯地平緩釋片一盒僅幾元錢,效果好又便宜,很受山區群眾歡迎,但醫院就是沒藥。又如治療腰痛的復方氯唑沙宗膠囊、治療痛風的別嘌醇膠囊、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注射液、用于外傷止血的云南白藥粉等,在不少基層醫療機構或短缺,或斷貨。


  廉價應急常用藥缺乏,更令人心憂。西部一家鄉鎮衛生院院長對半月談記者說,作為心衰急救臨床常用藥,西地蘭不貴又實用。現在,這種藥消失了,給上面多次打報告,卻一直采購不到,心衰病人送來都不知道怎么辦。無獨有偶,在中越邊境某鄉,由于柴胡注射液缺貨,衛生院有時只能“借藥應急”。


  在廉價常用藥消失的同時,一些臨床常用藥漲價迅猛,群眾直呼用不起。


  碘解磷定注射液是農藥中毒的解毒藥,在西部某縣,該藥原進貨價13.2元/盒,現進貨價漲至720元/盒,現價是原價的54.5倍;治療破傷風的破傷風抗毒素,每盒價格從36元漲到76.5元;婦產科常用藥縮宮素注射液原進貨價26元/盒,現在貨價40元/盒……西部某縣衛計局干部直言,一個普遍現象是,一些藥品更換名稱和包裝后,價格便從幾元變成幾十元。


  一些便宜常用藥越生產越虧本


  目前,短缺的廉價常用藥大都是治療婦兒專科、急救、慢性病的藥品。這幾類藥品的生產扶持政策不完善,致使企業利潤空間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藥品越生產越虧本,企業積極性不高。


  藥品配送企業是保障基層用藥的重要一環,但由于基層藥品利潤低,藥品配送企業往往“擇貴而送”或者不配送。西部一名向基層配送藥品的醫藥銷售經理對半月談記者說,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一些藥品價格出現倒掛(成本價高于中標價),藥企將部分藥品停產。


  西部某自治區衛健委一名處長認為,“兩票制”(指藥品從藥廠賣到經銷商開一次發票,經銷商賣到醫院再開一次發票,以減少流通環節的層層盤剝)推行后,多個流通環節縮短為兩個環節,制藥企業和藥品經銷商尚處在調整生產經營策略的過渡期,利益重新調整容易導致一些藥品短缺。


  投機壟斷的因素也不容忽視。西部某自治區衛健委的藥政處負責人說,隨著藥品政府定價機制取消,藥品價格由市場決定,部分藥品市場競爭不充分,價格出現上漲。對一些市場上生產廠家少、臨床不可替代的藥品品種,一些藥品經銷商或控制原料,囤貨不賣,造成市場供應緊張,或囤積后隨意漲價出售。


  促生產暢流通,保障基層藥品供應


  多名基層醫療機構負責人反映,廉價常用藥短缺,使得基層患者對醫院意見很大,不少病人不愿意到缺醫少藥的基層醫療機構就診,而寧愿去擁擠的上級大醫院看病,這嚴重影響醫改“強基層”的效果。


  基層醫療機構負責人呼吁,在國家層面建立短缺藥品及原料藥停產備案制度,醫療機構合理確定儲備規模。對臨床必需、用量少、市場供應短缺的藥品,國家應進一步擴大定點生產品種和規模。


  針對一些常用藥無法進入采購平臺的問題,多名衛計局局長建議,采購平臺不應指定具體生產廠家,同時補助利潤薄的廉價藥,保證企業利潤,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提高藥品生產積極性。


  此外,要對醫藥市場一些不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業內人士建議,制定藥品集中采購價格聯動方案,合理控制短缺藥品價格上漲幅度,實施各地采購價格偏高藥品與全國最低采購價格聯動機制,進一步降低藥品采購價格,提升供應保障能力。


  民生·社會


  11  噪聲擾民——誰能還我一個安靜的睡眠?


  隨著大城市建筑密度越來越大,樓與樓緊挨,路與樓緊鄰,一處有聲,周邊難靜。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城市開發腳步加快,很多工地在夜間休息時間違規施工,讓周邊居民難有清夢。


  噪聲污染不僅損害人的聽力,還會誘發多種疾病,干擾生活和工作。半月談記者了解到,施工噪聲擾民問題在多地環保投訴中都位居第一。噪聲擾民為何管不住?誰來還居民一個安靜的睡眠?


  工地頻繁夜間施工,居民不堪其擾


  住在深圳市濱河大道邊的吳女士,最近的日子很難熬。本身馬路上的交通噪聲就不小,近兩年隨著小區旁邊地塊進入施工階段,巨大的施工噪聲讓她的日子更難過了。“經常半夜里施工,吵得睡不著覺,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吳女士多次向施工方反映,但夜間施工情況并未得到遏制。


  伴隨著大城市的快速發展,建筑密度越來越大,像吳女士一樣家在大馬路邊、工地邊的居民并非少數,他們都在遭受著噪聲污染帶來的痛苦,睡個安穩覺竟成了奢侈之求。


  以吳女士小區邊的這個工地為例,2018年因噪聲擾民被周邊居民投訴了70次,其中環保部門立案9宗,有2宗下達處罰決定書,每宗罰款3萬元。


  面對頻頻被投訴這一局面,施工方稱:“在施工管理上,確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但很多噪聲,我們也沒法避免,也很無奈。”工地負責人說,不同施工階段,噪聲來源不同。受制于交通管制和施工工藝要求,土石運輸、裝卸材料以及部分混凝土澆筑,都需要在夜間進行。而工地與吳女士居住的小區共用紅線,最近的地方只有四五米。雖然做了噪聲防范措施,但由于距離太近,效果有限。


  半月談記者從負責噪聲污染監管的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近10年,深圳建筑施工噪聲投訴量呈上升趨勢,2010年投訴量突破1萬宗,2013年突破3萬宗,2016年突破4萬宗。在環境噪聲投訴案件中,建筑施工噪聲投訴居首,給居民帶來的影響越來越突出。建筑施工噪聲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地鐵軌道交通建設、大型城中村改造、市政道路修繕和商住樓盤等工程為趕工期高強度施工。


  噪聲擾民為啥管不住?


  城市噪聲擾民愈發突出,暴露出多重問題,甚至出現了居民在投訴后因噪聲仍繼續而狀告政府不作為的案例。噪聲擾民治理難在哪?為啥管不住?


  ——不同部門規定矛盾,導致守法難。由于一些項目所處路段屬于交通管制路段,禁止建筑渣土等運輸車輛在交通繁忙時段上路,建筑工地只能在夜間運輸和裝卸。一名工地負責人說:“一邊不讓夜間施工,一邊只讓夜間運輸。那肯定得有一邊是違規的,守法難。”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表示,現階段環保、軌道交通、住建、交警、城管等部門在各自職能框架內實施管理措施,對建筑施工噪聲監管未能形成合力,有的甚至互相掣肘,影響監管效能。


  ——市政工程工期緊,違規也得加緊干。深圳一所小學在建設過程中,因持續夜間施工,屢遭周邊居民投訴。對此,工地負責人也很無奈:“政府要求我們必須在9月份開學前完工,不然孩子們上不了學,家長們也要鬧。政府說了,有噪聲投訴也不能停工,他們負責對居民進行解釋和安撫。”


  在深圳的噪聲擾民投訴中,市政工程項目一直是主力。2018年被投訴最多的20個建筑噪聲污染項目中,有13個是市政工程類項目,包括學校、醫院、地鐵、體育館、道路改造、雨污分流管網改建等工程。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固體廢物和聲環境管理處主任科員胡歡濤說,市政建設項目具有民生性、公益性特點,普遍存在工程量大、工期偏緊的情況,施工單位為搶工期加班加點晝夜不停地施工,而現階段施工噪聲污染防治技術和資金設備投入尚難以保證不對周邊居民造成影響,導致噪聲擾民問題較為突出。


  ——處罰力度低,罰金遠低于收益。半月談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噪聲影響具有瞬時性等特點,證據固定存在一定困難。且噪聲污染處罰力度低,一般違法處罰僅3萬至5萬元,威懾力度不足。


  定罰難、罰金少,意味著工地夜間違規施工節省的資金成本超過了繳納的罰款。深圳市生態環境局調研顯示,建設單位對工期、質量重視程度遠高于噪聲問題,甚至不惜以噪聲違法受罰為代價,換取工期的縮短和相應投資、建設成本的節省。


  群眾的糟心事,不能放棄治療


  面對愈發嚴重的城市噪聲污染問題,決不能因為難管而放棄治療。


  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降噪的重要方式。以濱河大道為例,2015年在深圳環保部門的統計中,屬于存在交通噪聲超標現象的道路。2017年濱河大道開始改造,將泥混凝土路面改建為瀝青混凝土路面,大幅降低了行車噪聲。2018年濱河大道從交通噪聲超標道路中除名。


  在建筑施工領域,需要社會力量積極研發降噪新技術,也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制定標準更高的噪聲防治技術規范,共同推動技術降噪。


  半月談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市正在制定建設工程噪聲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計劃從施工設備選型、施工場地和時序安排、運輸裝卸操作等方面提出源頭控制噪聲排放的各項要求,并對噪聲監控系統安裝做出原則性規定。


  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建議,將噪聲違法的一次性處罰金額提升到10萬元至20萬元。胡歡濤說:“停工對于施工方來說,是最嚴厲的處罰,但目前法律規定中沒有要求施工方因噪聲違法行為停工的約束條款。如果處罰的金額還沒有停工一天帶來的損失嚴重,很多時候就罰不住。”


  噪聲防治也非環保一部門之事,需要各部門齊心協力,共同防治。例如:住房建設部門應結合建筑施工監管和考核,將使用低噪聲先進施工設備、技術工藝,優化場站噪聲控制等指標納入文明施工管理;交通、城管等各部門要理順建筑施工渣土收納場地開放時間、泥頭車上路時間和噪聲污染禁止時段之間的連接問題,破解守法難問題。


  此外,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等市政工程是城市發展所需,但在施工過程中確實給周邊居民帶來陣痛,噪音之擾可能長達數年之久。建設主體、施工主體和政府相關部門都需要拿出更好的方案,妥善處理好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更高質量地實現城市發展。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