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南通海安市選調優秀青年人才簡章
2020年江蘇省海安市公開選調優秀青年人才簡章
為進一步拓寬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的來源,強化海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經研究,決定公開選調一批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優秀青年人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選調對象和名額
選調對象:面向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選調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面向部分“雙一流”大學(名單附后)選調應屆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畢業生。
選調名額:20名左右。
二、選調條件
1. 選調對象應當具備《公務員法》和《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規定的基本條件。
2. 思想政治素質好,事業心責任感強,志愿到基層工作;品學兼優,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好,有一定的組織協調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3. 具有國家認可的相應學歷、學位,應屆畢業生應如期畢業并在2020年8月31日前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博士研究生可放寬至2020年的12月31日)。
4. 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過30周歲(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一般不超過28周歲(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畢業生一般不超過25周歲(1995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 同等條件下,優先選調符合下列條件的應聘人選:
(1)最高學歷所學專業為海安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法律、審計、經濟、工商管理、城建規劃、建筑工程、交通工程、電子信息、網絡管理等學科;
(2)中共黨員(含中共預備黨員),具有學生干部經歷,獲校級以上綜合獎勵。
6. 具有正常履職的身體條件。
7.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未受過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
已在海安工作的不在此次選調范圍之內。
三、選調程序
1. 報名與初審。報名人員將報名材料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至88862141@163.com。郵件主題注明“姓名+院校+專業+學歷+手機號碼”。報名材料包括:
(1)《江蘇省海安市公開選調優秀青年人才報名登記表》和《報考人員信息匯總表》電子表格;
(2)身份證、學歷學位(應屆畢業生提供《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推薦表》,國(境)外畢業生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學歷學位認證書)、學習成績單、表彰獎勵、院系黨組織出具的學生干部任職證明及其他證書、工作成果及發表的文章等原件掃描件;
(3)近期正面免冠電子照片(35×45mm藍底證件照,JPG格式,20Kb以內)。
報名時間:2019年12月20日9:00至2020年2月29日17:00
報名結束后,按照有關選調條件對報名人員進行初審。
2. 初試與復審。對通過初審的報名人員進行初試。初試采取面談或面試的方式進行,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初試時進行資格復審,報名人員須提供報名材料原件,未能完整提供的或提供虛假信息的,視為復審不通過。通過初試與復審,按一定比例確定進入綜合能力考評人員名單。
3. 綜合能力考評。采取一定形式對通過初試人員進行綜合能力考評,綜合考評內容以考察擬任崗位所需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管理能力為主。考評時間和地點另行通知。
4. 確定人選。根據初試和綜合能力考評結果擇優確定擬選調人選。
5. 體檢考察。對擬選調人選按《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進行體檢,體檢合格的確定為考察人選,考察按公務員錄用有關標準和要求進行。體檢、考察期間有不適宜選調情形或主動放棄的,依次一次性進行遞補。
6. 公示與聘用。對通過體檢和考察的擬選調人選進行公示,時間5個工作日。公示結果不影響使用的,憑學歷、學位證書辦理聘用手續。
四、培養管理
1. 選調人員納入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由海安市組織、人社部門跟蹤管理,享受國家規定的各項工資福利待遇。
2. 新選調人員在海安落戶的,一次性給予一定的落戶補助,市外人才5000元,海安籍人才3000元;三年服務期內,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按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500元標準享受專項津貼;首個聘用期滿后,繼續在我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在海安首購商品房且用于自住的,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0萬、碩士研究生每人8萬、本科生每人5萬的標準給予購房補貼,分三年發放。
3. 選調人員試用期一年,試用期間一般安排到區鎮(街道)、重點園區或重大項目鍛煉。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予以定崗定級;考核不合格或不服從組織安排、違反聘用管理規定的,解除聘用合同。
4. 定期組織優秀青年人才開展座談交流,及時掌握情況。建立優秀青年人才信息庫,對其培養、管理和使用等情況進行跟蹤,采取動態調整機制,適時提出培養使用建議方案。
五、紀律監督
選調工作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格程序和標準,主動接受紀委監委和社會監督。信息發布網址:海安市人民政府網(www.haian.gov.cn)、海安黨建網(djw.haian.gov.cn)。
政策咨詢電話:0513-88833196。
監督電話:0513-88901135(海安市紀委監委)。
六、本簡章由中共海安市委組織部、海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附:部分“雙一流”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共海安市委組織部
海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9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