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熱點: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20-08-13 17:50:22
面試備考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www.linusblanket.net)給大家帶來的是面試熱點話題: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希望考生能夠掌握。
熱點背景:
熱點背景:
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實現這一目標,需動員全社會力量,實施精準扶貧方略,創新方式方法,提高扶貧成效,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其中,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既能滿足消費者需求、激發扶貧的責任感,又能催生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使其走上長期穩定增收的道路。深刻理解并且在實踐中用好消費扶貧這一扶貧方式,對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要作用。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注重長效機制的建設,推動消費扶貧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社會各界力量都需積極參與到扶貧工作中,不僅要給貧困地區“輸血”,還要培養其“造血”機能。特別是要動員社會力量為貧困地區注入資金、技術等,依靠市場機制,利用市場需求,引導貧困地區生產和提供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和服務,使其逐步形成自身的“造血”機能。
消費扶貧不僅具有公益屬性,也具有市場屬性。扶貧屬于社會公益事業,由國家統籌協調,采取轉移支付和地區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扶助貧困地區發展生產,改善貧困戶生活條件,從而實現共同富裕。而消費扶貧則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以全社會的消費需求來拉動貧困地區的生產能力,為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提供市場和銷路,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雖然是以消費的方式來幫助脫貧,但其公益的性質沒有改變,仍然屬于幫扶性質。同時也要看到,由于消費需求更多地表現為市場需求,受到供求規律影響,因此消費扶貧又具有市場屬性,即貧困地區的產出需要滿足社會需求,符合社會大眾需要,在社會力量幫助下,提高貧困地區的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以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打開市場,從而實現供需良性循環,為貧困群眾徹底脫貧提供長期穩定的內在支撐。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社會力量與貧困地區實現精準對接,包括產業、技術、產品、服務以及技能培訓等。一方面,要鼓勵社會力量消費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讓更多人了解貧困地區的產業發展狀況,為貧困地區的產品和服務提供需求市場;另一方面,需要社會力量將消費需求直接傳遞到貧困地區,以需求引領供給,通過輸出技術和人員提高貧困地區的產能,精準對接銷地市場,以定制化生產滿足消費需求,從而實現雙贏。
模擬題:
距2020年底我國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只剩短短幾個月,在攻堅戰的最后階段更應實施精準扶貧方略,目前消費扶貧這一新模式收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對此,你怎么看?
思路解析:
一、概括此現象,給予肯定評價
二、分析其積極意義
三、分析原因,提出解決的對策
參考要點:
表明觀點:消費扶貧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是一種造血式的扶貧方式,值得各貧困地區借鑒和學習,是打贏脫平攻堅戰的重要力量。
積極意義:
1.帶動貧困地區的就業、基礎設施、文化經濟的全方面發展。
2.社會參與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扶貧工作,達成脫貧目標。
3.打破傳統脫貧方式,是一種創新的脫貧理念,有助于脫貧方式的多樣化。
存在問題:
消費需求也是一種市場需求,受到供求規律影響,因此貧困地區的產出需要滿足社會需求,符合社會大眾需要,因此能否為社會長期的提供保質保量的商品和服務就成了檢驗消費扶貧的度量衡。
解決對策:
1.調研當下的市場需求,當地的特色資源,人才素質等多方面制定發展的方向,不盲目跟風,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2.在生產環節,要以提升貧困地區產業基礎為核心,以提高貧困地區人員勞動技能為主線,提升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水平,積極培育貧困地區綠色產品品牌。
3.在流通方面,需加強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貧困地區的交通條件,重點完善鄉村道路內部網絡體系以及與縣級路網的接駁等,通過大力推進“互聯網+消費扶貧”,打造消費共享平臺促進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實現以產定銷,以消費拉動貧困地區生產良性循環。
4.在消費環節,要加強精準監管,提高消費扶貧的綜合效應。要對消費扶貧企業及其行為進行精準識別,規范企業行為,為消費扶貧創造良好環境;加強對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價格的監督,保障貧困地區銷售產品或服務獲得合理收益;強化對產品質量的監管,建立從產地到銷地的全鏈條質量監控體系。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