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讓志愿服務助力社會治理
【背景鏈接】
志愿服務是人們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重要方式,體現了人們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在“贈人玫瑰、手有余香”中實現自我價值和人生意義。當前,我國志愿服務呈現出蓬勃興盛的發展態勢。志愿隊伍越來越壯大,從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到文藝志愿者、醫療志愿者、環保志愿者、科技志愿者等,志愿者年齡層次更加豐富,人員構成更加多元。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實名注冊志愿者超過1.6億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從醫院到社區,從一線到后方,許許多多普通人投入志愿服務,成為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社會主義國家的志愿服務,是黨領導下的群眾性道德實踐活動,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精神內核,以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根本依歸,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新型人際關系。
[綜合分析]
社會主義國家的志愿服務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全過程,傳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厚德仁愛、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扶危濟困等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弘揚了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蘊含的服務人民、團結互助、無私奉獻等崇高追求。我國志愿服務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同向同行,成為凝聚實現中國夢強大力量的重要紐帶。中國特色志愿服務最本質的特征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按照為人民服務的要求,把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作為基本職責,緊緊圍繞群眾最現實、最迫切、最關心的問題開展便民利民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愿服務常常被稱為“溫暖人間的最美風景”,是人們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重要方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志愿者隊伍日益壯大,志愿精神浸潤心靈、體現善意,志愿服務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新風尚。這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醫護人員、黨員干部、人民解放軍等沖鋒一線。在他們身旁,我們也看到一大批樂于奉獻的志愿者積極投身一線應急工作。實踐再次證明,志愿服務在協助黨委和政府應對突發事件、提高社會治理能力方面能夠發揮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在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廣大志愿者各盡所能、各展所長,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心懷家國、敢于擔當,真誠奉獻、不辭辛勞,正是展現出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在此次抗擊疫情斗爭中,廣大志愿者踴躍參與、主動作為,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更加熠熠生輝,讓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防線更加牢固。
[參考對策]
健全志愿服務體系。這是社會各方面志愿力量能夠迅速調動組織起來、形成各展其長又協調有序的志愿服務格局的關鍵。今后,可以探索建立不同層級的應急志愿服務指揮協調機制,強化統一指揮、統籌協調,加強溝通聯動、信息共享,完善志愿服務應急規范化流程,不斷提升應急狀態下志愿服務工作的組織動員力。
提高志愿服務能力。無論是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志愿服務,還是其他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志愿服務,都對志愿者勝任服務崗位提出明確要求,需要志愿者不斷提高個人的能力和素養。要制定常態化志愿者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制度,實施應急志愿服務能力提升工程,通過演習提升應急能力。可以探索建立醫療、消防、救援、科技、心理疏導等各類志愿服務專業隊伍,做好登記管理,加強培訓演練,完善調用機制,當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營造志愿服務發展良好環境。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志愿者用實際行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生動案例。應挖掘宣傳志愿者先進事跡,通過詩歌、快板劇、書畫文學作品、微視頻等形式,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宣傳欄、微信、抖音等載體,廣泛宣傳志愿者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為志愿服務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志愿服務經驗總結和推廣交流,把志愿服務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過程,營造“有時間當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生活新風尚。
參考資料:
人民日報:讓志愿服務更好助力社會治理 俞思念
人民日報有的放矢:讓志愿服務蔚然成風 卓高生
新華網:推動新時代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中央文明辦負責同志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