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推動醫養結合 完善養老服務
【背景鏈接】
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近一段時期以來,為了滿足日益增大的老年群體需求,我國在醫養結合領域持續發力:2020年10月,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發布《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對醫養結合機構的定位、服務內容、設置、管理要求等各方面進行了明確。“十四五規劃”提出,“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2020年底,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的通知》,提出實施為期三年的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要求將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管理納入醫療質量管理體系范疇,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提升醫養結合機構服務質量,讓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需要機構、家庭、社會等有關方面更加重視老齡工作和養老服務,下大力氣來營造全社會尊老愛老的環境。惟其如此,方不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之托,讓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享晚年。
[原因分析]
醫養結合是從滿足老年特殊群體需要出發。當前,我國老年人群體占社會總群體的將近五分之一,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從醫學角度看,一個人進入老年階段之后,生理機能會逐漸老化,身體各系統呈現退行性病變。據統計,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的余壽中有2/3時間處于帶病生存狀態,老年人兩周患病率是總人群的2.9倍。總體來看,老年人群對衛生健康服務的需求高,資源消耗大。因此,養老服務不僅僅只是“養”,還包括“醫”,涵蓋保健診療、護理康復、安寧療護、心理精神支持等各方面。
著力解決影響醫養結合機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有助于為老年人提供安全、規范、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創造美滿幸福的老年生活,不僅是家庭的責任,也離不開高質量醫養結合服務的供給。持續不斷地支持和規范醫養結合機構發展,有助于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切實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目前,推動醫養結合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多養老機構雖然有養老護理員,但受過專業培訓的不多,養老護理工作的社會認同度不高,收入待遇也不高。在養老機構工作的醫護人員,在職稱評定、科研教育等方面并不能與在公立醫療機構工作的醫護人員享有同等待遇。諸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全科醫生、家庭醫生團隊,如果要到鄰近的養老機構上門隨訪,會受到醫療執業法規的限制,難以開展醫療處置。
[對策分析]
一方面,應加大人才培養培訓力度。加強醫養結合機構管理人員、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護理員等人員隊伍能力建設。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紓解老齡人口中失能人員長期護理保障不足的問題,增加醫養結合機構工作人員收入,推動醫養結合職業化發展。
另一方面,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執業,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健全支持政策,鼓勵醫護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就業,促進現有醫療衛生和養老機構合作,發揮互補優勢。一些有條件的地區探索支持家庭醫生出診為醫養結合機構的老年人服務。明確各級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將醫養結合機構納入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