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云端上的巨變
【熱點背景】
5月13日,一個小村莊的搬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四川涼山昭覺縣支爾莫鄉的阿土列爾村的“天梯”,很多人對它印象深刻。阿土列爾村又被叫做“懸崖村”,住在大山里的村民出入都要攀爬落差達800米的懸崖,梯子就是他們通往外界最主要的路。隨著四川省最大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這幾天,這里的84戶貧困戶也告別了懸崖爬梯,搬進了縣城的新居。
媒體評論1:“懸崖村”搬遷,受到媒體和民眾的持續關注,究其原因,這是關乎“懸崖村”村民福祉的大事,更是我國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
媒體評論2:“懸崖村”搬家注定寫入扶貧史,它告訴我們,貧困的原因是復雜的,但只要牢記精準和扶貧,就一定能找到脫貧的辦法。
媒體評論3:村民走出“懸崖村”,并不意味著扶貧的終止,而是扶貧方式由“授魚”到“授漁”的轉折點的開始。
【綜合分析】
一、易地搬遷扶貧面臨的難點
1、扶貧資金的投入難以滿足群眾的需求。現有貧困村基礎條件和資源條件卻較差,基礎設施建設是線長面廣、任務重、成本高、資金缺口大。資金需求量大,改造建設難,前期投入巨大,會造成一定的資金困難和當地政府的財政壓力。
2、政府管理效率不高,資金浪費嚴重。建設資金籌措難度大,補助資金不能如期足額到位,異地搬遷過程中,政府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為搬遷戶安置生活,如為搬遷戶建筑房屋的費用,學校和交通等基礎實施的建設費用,給搬遷戶一定的安家費用等。有些地區由于近年來財政收入減少甚至出現了赤字,加之由于當地政府的政策透明度不高,甚至存在一些腐敗問題,難以及時支付當地政府應給搬遷戶的搬遷補貼,造成移民對當地政府不滿,因許諾不到位,搬遷移民不信任搬遷工作的組織者,認為他們在用異地搬遷作幌子從中撈取好處。而沒有真正達到幫助他們脫貧致富的目的。因而解決好資金來源及有效使用扶貧資金,樹立政府威信,是移民搬遷工作中的首要問題。
二、公共服務設施問題
由于部分縣市財力不強,而上級政策強調對農戶補助面不注重基礎設施建設,部分搬遷安置小區無正規的物業管理,一些地方針對下山群眾的教育、文化、衛生等民生公共事業仍然薄弱,影響了搬遷入住后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三、如何解決易地搬遷扶貧面臨的問題
1、“輸血扶貧”與“造血扶貧”同步進行
當地政府在搬遷點附近創建農業產業園和開發公益性崗位,為易地搬遷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同時,還為搬遷村民提供就業指導培訓,引導勞動力外出務工,并按照務工地距離和務工時間的不同,給予不同級別的交通補貼和穩崗補貼——“輸血扶貧”與“造血扶貧”同步進行。從長遠來說,造血扶貧的成效,是決定“懸崖村”易地扶貧后能否穩得住的關鍵。
2、開發利用村落的旅游和歷史文化價值
實施易地扶貧,除了財力與資源問題,有些村民故土難離,也是一個難點。而貧困村落的旅游和歷史文化價值若能得到開發利用,村民搬遷不意味著告別、斷根,不但能使搬遷更順利,還可以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既解決生存、脫貧問題,也體現出人文情懷,達到易地扶貧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