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優化營商環境
【背景鏈接】
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發布《中國營商環境報告2020》,這是我國營商環境評價領域首部國家報告。報告顯示,我國優化營商環境取得積極成效,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明顯提升。
聚焦減審批減材料,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事項數量由151項減至131項,市場準入門檻不斷放寬;聚焦規則公開透明,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聯通46個部門、所有省區市,歸集各類信用信息超過500億條;聚焦減環節壓時限,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營商環境改善不斷釋放制度紅利,給市場主體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營商環境是市場經濟的培育之土,是市場主體的生命之氧,只有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才能真正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
[綜合分析]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和政策、市場等“軟環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投資、經營、管理決策,對企業能否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是中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經歷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傳統的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正在逐漸減弱,制度供給成為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樣需要繼續改善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中國經濟的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才能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當前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市場主體還面臨著一些問題。在營商環境大為優化的同時,一些地方還存在權力放得不夠、隱性審查和變相延長審批時間等現象,一些地方在做好審管結合的“加法”、進一步增強管理高效性方面,還有提升空間。這說明,打造社會期待的一流營商環境依然任重道遠。
[參考對策]
必須保持戰略定力,以改革推動,以法治護航,持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一方面,要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
另一方面,不斷完善法治保障體系,優化法律制度體系內部之間的協調和銜接,將法律對營商環境優化的保障作用落到實處。用改革破除體制機制積弊,用法治方式固化好經驗、好做法,就能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不斷激發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