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2021年科研崗位招聘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籌建于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機構,是我國三大核心科學植物園之一,擁有磨山、光谷兩個國內園區。依托園建有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肯尼亞),以及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中科院水生植物與流域生態重點實驗室、中科院植物種質創新與特色農業重點實驗室、中科院獼猴桃產業技術工程實驗室、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湖北省獼猴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丹江口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科研平臺。
武漢植物園確定的發展定位與目標為,收集保護亞熱帶和暖溫帶戰略植物資源;拓展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濕地恢復與大型工程生態安全兩大優勢領域,引領我國特色農業種質創新與產業發展、水生植物與水環境健康和大型工程區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提升科普開放能力,成為世界知名的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教育基地。服務國家生物產業、生態安全及全民素質教育的戰略需求,建成世界一流植物園。
根據單位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
序號 | 學科組 | 崗位類型 | 崗位研究方向 | 崗位要求 | 人數 | 學科組負責人 |
1 | 獼猴桃種質資源與育種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崗位1:獼猴桃分子遺傳學研究,遺傳定位與基因功能研究 | 植物分子生物學或分子遺傳學專業;系統開展過遺傳定位或基因功能研究 | 1 | 鐘彩虹 zhongch@wbgcas.cn |
助理研究員 | 崗位2:獼猴桃生物信息學研究 |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背景;參與過基因組測序、組裝項目,熟悉比較基因組相關軟件 | 1 | |||
2 | 全球變化生態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 | 生態學相關專業;熟悉森林生態系統,熟悉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有國外學習工作經歷的優先 | 1 | 劉峰 liufeng@wbgcas.cn |
3 | 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果實品質形成及調控分子機理 | 獲得植物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果樹學專業和有海外學習背景的優先;發表IF>5.0的SCI論文1篇以上 | 1 | 韓月彭 yphan@wbgcas.cn |
4 | 水生植物生物地理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采用基因組學技術開展不同地理及生態環境下水生植物的適應機理研究 | 具有基因組學及植物系統學研究背景,尤其側重于采用基因組學研究植物親緣關系,物種分化及生態適應機制;具有扎實的葉綠體基因組及簡化基因組學分析基礎,熟悉服務器Linux系統操作 | 1 | 陳進明 jmchen@wbgcas.cn |
5 | 植物繁殖生態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特殊生境(如高寒、水生等)中植物繁殖過程的適應策略及其生理機制的進化生態學研究 | 具有扎實的植物學知識基礎,具備必要的生態學統計分析基礎,熟悉R及相關統計分析工具;優先考慮具有生理生態學或化學生態學研究背景者;以第一作者在本領域權威國際期刊上發表過3篇以上研究論文 | 1 | 楊春鋒 cfyang@wbgcas.cn |
6 | 武漢植物園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從事經典植物分類學研究;參與國內外植物資源野外考察和植物志編研工作 | 植物學專業;具有良好的植物分類學研究背景和較豐富的野外工作經驗。熟悉并掌握經典植物分類學原理和方法;在植物分類學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 1 | 王青鋒 qfwang@wbgcas.cn |
7 | 蓮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主要進行蓮分子遺傳學、基因功能研究 | 植物遺傳學或分子生物學專業。熟練掌握遺傳定位、基因功能研究者優先 | 1 | 楊美 yangmei815815@wbgcas.cn |
8 | 植物生物信息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生物信息學與系統生物學,主要從事基于因果或關聯的生物信息學方法開發及其在植物關鍵功能基因挖掘中的應用研究 |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等相關專業;植物學、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學等相關專業;數學、統計學、計算機學等相關專業 | 1 | 張秀軍 zhangxj@wbgcas.cn |
9 | 生態景觀與工程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莢蒾屬植物遺傳育種研究 | 植物學、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遺傳育種等相關專業;具有較強的植物遺傳育種和分子生物學基礎;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能夠獨立完成相關課題的申報和研究 | 1 | 劉宏濤 lhongtao@wbgcas.cn |
10 | 植被生態學學科組 | 助理研究員 | 基于八大公山25ha森林大樣地平臺,主要進行生物多樣性與穩定性關系的研究 | 有大樣地工作經驗,良好的數據統計基礎,熟練運用R語言等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身體素質好,能吃苦耐勞,能勝任長期野外工作;具有海外留學經歷的應聘者優先考慮 | 1 | 江明喜 mxjiang@wbgcas.cn |
11 | 植物多樣性與進化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崗位1:從事比較基因組學的研究 | 植物學及生物信息學背景;具有服務器維護經驗;參與過基因組測序和組裝項目;熟悉比較基因組學相關軟件 | 1 | 王青鋒 qfwang@wbgcas.cn |
崗位2:從事非洲特色植物的適應性進化機制研究 | 具有植物逆境脅迫相關研究經驗;熟悉植物生理和分子生物學常規實驗操作;具有轉錄組、代謝組、基因挖掘與功能驗證等研究經驗 | 1 | ||||
12 | 東非植物區系與分類學科組 | 助理研究員 | 承擔《肯尼亞植物志》的編寫與野外考察工作 | 植物學專業;具有良好的經典植物分類學研究基礎和豐富的野外采集經驗,并具有濃厚興趣、能全身心投入到《肯尼亞植物志》的編研中;在植物分類學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 | 1 | 胡光萬 guangwanhu@wbgcas.cn |
13 | 藥用植物資源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崗位1:主要開展藥用植物資源評價及天然產物功能發掘 | 天然產物化學或中藥學,具有植物天然產物開發、功能化合物發掘相關經驗者優先 | 1 | 梁瓊 qiongl@wbgcas.cn |
崗位2:主要開展藥用植物表型遺傳機理研究 | 植物遺傳學或表型組學,系統開展過遺傳定位、功能基因發掘、表型組關聯分析相關研究者優先 | 1 | ||||
14 | 森林生態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崗位1:主要從事林線形成、動態及其維持機制研究 | 生態學或植物學相關專業,熟悉森林生態系統、具有森林生態學或生理生態學研究背景的優先 | 1 | 黨海山 dangkey@wbgcas.cn |
崗位2:主要從事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動態變化的生物功能機理及其對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 | 1 | |||||
15 | 系統生態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圍繞三峽水庫水陸交錯區,探討C、N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及相關的影響機制,研發消落區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關鍵技術體系,服務于三峽工程的生態安全運行。 | 生態學、環境科學、地理學等相關領域博士學位,具有碳氮循環、水文過程和生態學模型研究基礎的優先。 | 1 | 張全發 qzhang@wbgcas.cn |
16 | 農業環境生態聯合創新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農業生態學或者流域生態學 | 具有以下研究經驗者優先:農業面源污染模擬與阻控;流域物質循環及其環境效應;流域土-水界面生態過程與調控;新型污染物監測與防控 | 1 | 劉毅 lyle3521@126.com |
17 | 系統與進化學科組 | 副研究員 | 主要從事青藏高原地區代表物種的遺傳多樣性研究。 | 具有生物信息學和基因組測技能和經驗;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承擔野外科考;具有博士后工作經驗優先;具有國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優先。 | 1 | 王恒昌 hcwang@wbgcas.cn |
18 | 園藝植物基因組與分子改良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植物基因組學研究 | 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背景,或相關專業,參與過基因組測序、組裝,基因組重測序或轉錄組項目,精通至少一門編程語言 | 1 | 高磊 leigao@wbgcas.cn |
19 | 功能生態學學科組 | 副研究員或助理研究員 | 崗位1:主要從事動植物功能性狀及多樣性、樹木分解等相關生態系統功能研究 | 生態學相關專業,熱愛科研,工作嚴謹;熟悉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或土壤動物知識;有較豐富的野外工作經驗;熟練運用R語言等統計軟件。 | 1 | 左娟 zuojuan@wbgcas.cn |
崗位2:主要從事土壤動物生態功能、群落及多樣性研究 | 1 |
請將以上材料的電子版打包后發至學科組長郵箱并抄送至園招聘郵箱wzrc@wbgcas.cn,郵件名及文件命名統一為競聘人姓名+競聘學科組名稱+競聘崗位
三、競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