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在線教育要行穩致遠
【熱點背景】
近日,一名“老師”同時出現在幾家在線教育機構的網絡視頻廣告中,有時自稱“教了一輩子數學”,有時又說“做了40年英語老師”,引起廣泛關注。媒體調查發現,這名“老師”實則是廣告供應商找的演員。
近年來,在線教育快速發展,特別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行業按下了發展的快進鍵,多個在線教育應用的日活躍用戶數達到千萬以上。但是在當前在互聯網營銷模式驅動下,在線教育能否保證教學品質、授課效果,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公考解讀】
[提出觀點]
在線教育,要想走得快也走得穩,既需要企業與行業的自律規范,也考驗著相關管理部門的智慧與魄力。
[綜合分析]
應該看到,在線教育對于促進教育公平、推進個性化教育具有重要意義。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是確保“停課不停學”的重要途徑。借助在線教育,大山里的孩子能夠享有優質教育資源。教育管理者也能夠從海量數據中獲取教、學、評、測的信息,從而進一步指導和優化教育教學。
但是,急功近利的野蠻生長方式是對教育的傷害。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是決定一個產品、一個平臺生死的重要因素。教育平臺炒作教師顏值,大搞商業營銷,無疑是借鑒當下火爆的網紅直播、飯圈文化、偶像文化,拿流量換利潤。雖然確實能夠快速積累用戶,吸引好奇的年輕人加入,但這本質上不是在線教育,而是打著在線教育的旗號,蹭著在線教育的熱點在搞偶像營銷、商業營銷,實際上是在欺騙家長、欺騙學生。這種蹭熱點的營銷方式如果不及時制止、嚴厲處罰,就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可能倒逼那些踏踏實實提升教學質量的機構為了保住市場份額紛紛效仿。
[參考對策]
投身教育的企業必須有底線思維,履行好傳播知識、教化育人的社會責任。在線教育機構無論融資規模有多大,都不能背離教育的初衷,要把精力放到教學研發上,在課程品質、教學能力、個性化教學上下功夫,守住服務的質量底線。
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說,面對在線教育領域的新現象、新問題,要及時研判,形成合力。嚴格落實教育部等六部門此前印發的《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加強多渠道日常監管,嚴格審查把好入口關,及時更新黑白名單,同時對違法違規機構曝光警示、形成震懾,讓“一人扮演多重角色”的虛假宣傳事件不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