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超前消費現象
【背景鏈接】
用花唄、打白條、刷信用卡……對當下許多年輕人來說,“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已經是一種生活方式。“開通網貸有紅包”“無需抵押擔保”“萬元日息2元起”……網絡借貸設置了各種“誘餌”和“溫柔陷阱”,請君入甕后,一旦不能及時償還債務,就會被處以各種隱性的高額“懲罰”,借貸人很難脫身。
【公考角度解讀】
[提出觀點]
消費者應摒棄虛榮、攀比、盲從的不良心態,仔細權衡物品購買是否合理,制定合理的消費和還款計劃,避免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
[綜合分析]
超前消費使人們在購買力不足的情況下,通過預支收入、分期付款等方式,滿足消費需求,能夠降低一次性支付資金的經濟壓力。在經濟能力許可的條件下,適度的超前消費本無可厚非。然而,凡事過猶不及。當前,過度超前消費正透支著一些年輕人的錢包和未來。“花明天的錢”難圓“今天的夢”,盲目負債會影響年輕人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也與勤勞節儉的優良傳統不符。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年輕人迅速增長的消費愿望,迎合超前消費的火熱市場,一些魚目混珠的借貸產品出現在市面上。越來越低的借錢門檻、充滿誘惑的營銷方式、層出不窮的貸款陷阱,對公眾尤其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有消極影響。
盡管近年來金融監管禁令頻出,但個別金融機構尤其是網貸平臺唯利是圖、逐利而動,仍然存在誘導過度消費的現象。這類產品普遍存在信息披露不當、過度包裝營銷等陷阱以及無序放貸等問題。泛濫成災的網絡借貸產品已成為社會發展的“隱形炸彈”,不僅會誘發各種社會問題,而且容易產生信貸危機,進而演變成金融性和經濟性危機。
[參考對策]
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后隱藏的風險或陷阱。同時,需通過立法手段規范和治理網絡借貸平臺,且刻不容緩。
在進行超前消費時,年輕人應充分考慮自身實際需要、當下經濟狀況及未來還款能力,避免沖動消費造成“無底洞”般的賬戶赤字。保持理性謹慎的態度,才能讓超前消費這一支付方式真正為己所用。
有關各方要加強對年輕人消費觀的教育和引導,取締某些非法借貸平臺,禁止商家過度營銷借貸產品。創造風朗氣清的消費環境,是我國由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