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杜絕食品浪費,弘揚傳統美德
近期,一些年輕人瘋狂集資購買牛奶,然后整箱整箱倒掉,以此掃描瓶蓋內部的二維碼給自己心儀的偶像們助力的行為,引發了公眾強烈譴責。隨后節目制作方暫定錄制并與相關牛奶贊助商雙雙道歉,但對于事件的反思持續在社會發酵。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大會表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通過法律形式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
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既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加快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價值觀的扣子從開始就要扣好。
[原因分析]
我們有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傳統。我們有很多有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名言警句。比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告誡我們要愛惜糧食、知難勤儉。勤儉節約一直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廣為傳承。當前推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是一種綠色生活方式,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遵循。
現實看我們國家一直有糧食安全壓力。我們雖然幅員遼闊,但是適合耕種的面積并不大,再加上每年洪澇和寒潮災害都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的損失,要滿足龐大的人口吃飯需求需要精打細算。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當前階段提倡糧食安全更是居安思危,為未來謀劃的必要之舉。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物質條件不斷改善,奢靡之風的觀念不斷抬頭。尤其是當代青少年,他們出生成長在祖國日益昌盛的時代,沒有吃過物質資源匱乏的苦,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認識不夠深刻。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網絡上的鋪張浪費風氣會影響到他們的認知和生活習性。因此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對策措施]
一是加強執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制,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對于違法相關法律的企業和責任人,要從嚴從重從快加大執法力度。在整個社會形成不愿浪費的自律機制、不敢浪費的懲戒機制、不能浪費的防范機制、不易浪費的保障機制,直至轉化為法律條款的剛性約束,成為人們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社會風氣。
二是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反食品浪費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標準和知識的公益宣傳,報道先進典型,曝光浪費現象,引導公眾樹立正確飲食消費觀念,對食品浪費行為進行輿論監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