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信陽師范學院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信陽師范學院2021年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告
信陽師范學院(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創建于1975年,時名開封師范學院(現河南大學)信陽分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本科建制并改為現名,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為河南省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學校是河南省改革開放后創辦的第一所本科高校和目前重點建設的兩所師范大學之一,被費孝通先生譽為“教師之搖籃”。
學校坐落在中國茶都、紅色之城信陽市賢山北麓、浉水之濱,與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雞公山相近,散步就可到“長淮明珠”南灣湖。校園青山秀水,高低錯落,紅綠四季,詩情畫意,茶香人靚,宜居宜學,被贊為“河南省最美的高校”“辦在花園中的大學”“在綠水青山中自由自在學習的好大學”,連續四屆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2020年11月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學校現有校區面積2500余畝,建筑面積81余萬平方米,紙質圖書266萬冊以及各類數字資源數據庫。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近2.4萬人。教職工19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近60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近600人。擁有雙聘院士(學部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原百人計劃、千人計劃等專家學者200余人。
學校設有25個學院,擁有文、史、理、工、經、管、法、教、藝、農、醫等11大學科門類,75個本科招生專業,1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種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與閩南師范大學、中國林科院等單位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擁有1個河南省首批優勢特色學科,2個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10個河南省一級重點學科,5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等30余個學科科研平臺。
40多年來,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遵循“厚德崇實 善學敏行”校訓,致力于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的卓越教師和高素質專門人才。進入新時代,學校正在為建成多學科協調發展、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師范大學而不懈奮斗。
信陽師范學院熱忱歡迎、真誠期待海內外優秀人才的加盟!
一、誠聘高端人才
兩院院士、學部委員,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優青,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
學校以“一人一議”方式,提供優厚待遇。
二、誠聘博士研究生
(一)基本條件
第一學歷為本科,本、碩、博階段所學專業相同或相近;德才兼備,身心健康,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
(二)業績條件
1. 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類項目。
2. 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或國家教學成果獎或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3. 在我校認定的權威期刊上發表代表性論文。
以上代表性業績經同行專家認定其學術價值和創新性后,兌現A、B、C類博士相應待遇。
上述業績為近五年取得,論文署名要求為獨著或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本人為第二作者的須導師為第一作者)。
(三)相關待遇
1. 安家費:A類40-45萬元,B類30-35萬元,C類20-25萬元,一次性支付。
2. 提供高層次人才周轉房房源一套,享受校內職工同等價格,夫妻雙方只享受一套房源。
3. 房租補貼600元/月,發放1年。
4. 科研啟動費:A類理工科10萬元、文科7萬元,B類理工科9萬元、文科6萬元,C類理工科8萬元、文科5萬元。
5. 五年內享受校內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獎勵性績效工資。
6. 博士學歷學位津貼400元/月。
7. 入校工作后,符合學校“南湖學者獎勵計劃(青年項目)”A類或B類業績條件的,經過評審,另外資助6400元/月或3200元/月。
8. 博士入校工作后,其配偶經過一定的考核程序,根據學校工作需要,結合其所學專業特點安排到相應工作崗位。安排方式:配偶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畢業的,以人事代理方式安排工作;配偶為全日制本科畢業的,以合同用工方式安排工作。要求安排配偶工作的,減少安家費5萬元。
9. 學校負責協調安排子女入學(幼兒園、小學、初中)。
10. 標記為“★”緊缺專業,另外增加安家費5萬元;標記為“★★”緊缺專業,另外增加安家費5-8萬元,未達到C類條件的,可視情況參照C類引進。
11. 博士后來校工作后,根據河南省有關政策,積極協助申報博士后留豫來豫工作安家費。
12. 畢業于世界排名(QS)前300名大學的海外博士研究生,待遇面議。
(四)招聘計劃
信陽師范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聘計劃一覽表
單位 |
專業(方向) |
招聘人數 |
聯系方式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中共黨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
3 |
楊云善 |
法學與社會學學院 |
法學、社會學。 |
3 |
李文發 |
文學院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 |
2 |
張言軍 |
數學與統計學院 |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統計學。 |
3 |
韓英波 |
物理電子工程學院 |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光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微納材料與器件)。 |
2 |
涂友超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工藝、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2 |
井強山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日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 |
3 |
蔡滿園 |
生命科學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園藝學(茶學)、動物學、生物醫學工程、細胞生物學。 |
2 |
饒本強 |
醫學院 |
★★:臨床醫學、護理學。 |
3 |
宋新強 |
地理科學學院 |
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測繪科學與技術、土地資源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 |
2 |
牛繼強 |
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 |
工程力學、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 |
3 |
高洪波 |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 |
3 |
祁傳達 |
旅游學院 |
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旅游或資源開發利用)、中國史(歷史文化或旅游)、世界史(歷史文化或旅游)、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民俗學、生態學、城鄉規劃學。 |
3 |
彭榮勝 |
商學院 |
★:金融學、會計學、國際貿易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 |
3 |
李毓 |
體育學院 |
★★:體育學 |
2 |
楊晶偉 |
教育科學學院 |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心理學。 |
3 |
吳康 |
美術與設計學院 |
★★:美術學 |
2 |
鄒東升 |
音樂與舞蹈學院 |
★★: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 |
2 |
任遠 |
歷史文化學院 |
中國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共黨史、中國專門史)、世界史、考古學、管理學(文化產業管理)。 |
3 |
余紀珍 |
傳媒學院 |
★★:藝術學、新聞學、戲劇與影視學。 |
2 |
焦素娥 |
國際教育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 |
1 |
李保紅 |
教師教育學院 |
★:課程與教學論(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 |
3 |
李文田 |
大學外語部 |
★:英語語言文學 |
1 |
董保衛 |
網絡信息與計算中心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 |
謝根黨 |
圖書館 |
圖書館學、情報學 |
1 |
馮新霞 |
建筑節能材料 |
材料學、物理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光學、物理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技術與自動化裝置、電路與系統 |
1 |
涂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