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積累:北京用過的名稱有哪些
來源:國家事業單位考試網
2022-06-06 13:27:16
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經濟、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們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常識相關考點是“北京用過的名稱有哪些”。
薊。史書記載,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堯之后人于薊,封召公爽于燕。另一說周以前就有燕國,后燕國并入薊國,薊國以薊城為國都,就是現在北京的前身。秦滅燕后,設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這個名字最早見于《尚書·舜典》:“燕曰幽州”,是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位置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燕都。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為北京的別稱。
日下。日下是國都的代稱。《晉書》就稱晉都洛陽為日下。后來唐代詩人王勃作《滕王閣序》,有“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詩句。后來日下就作為北京的代名詞。清人朱彝尊乾隆年間著有《日下舊聞考》一書。
幽都。唐代曾設置幽都縣,遼代曾設幽都府,所治在今北京一帶。
燕京。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稱燕帝,以范陽為燕京。“安史之亂”平定后,取消燕京。北京的正式命名多有變動,可燕京這個名稱廣泛使用。
春明。此名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長安的正門(東門)名春明門,古人認為東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為首都的別稱,北京成為國都后,曾被稱為春明。清人孫承澤著有《春明夢余錄》一書。
京城。長安成為國都后,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以前,稱首都長安為京城。后來國都就指京城。北京成為國都后,也多稱京城。
南京。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部)。幽都府即現在的北京地區,因而又稱南京。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聯合伐遼,攻占燕京。宋、金議和后,燕京歸北宋,北宋建燕山府(因臨近燕山腳下),燕京又稱燕山。
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領宋的燕山府。金貞元元年(1153年)金人遷都燕京,改稱中都,在今天北京西南。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汗八里。元時蒙古人蒙語稱大都為汗八里,意思為“汗城”,可汗所住之處。元朝定都北京后,北京也被稱為汗八里,馬可·波羅在其游記中就稱大都(北京)為汗八里。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元后,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這是北京正式命名的開始。
京師。明成祖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遷都北京,改稱京師,直至清代。這個詞見于《詩經·大雅·公劉》:“京師之野,于時處處。”后世稱國都為京師。
京兆。1912年民國設京兆地方,直隸中央,其范圍包括今天北京大部分地區,1918年國民政府廢京兆地方,改北京為北平。
刷題鞏固
1、北京歷史悠久,它作為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上北京曾經用過的名稱的有:
A. 幽州
B. 薊城
C. 北平
D. 燕京
正確答案是 A,B,C,D
本題主要考查地理常識,主要涉及北京市的別稱。
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是一座有著三千余年建城歷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有薊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京師、順天府等等。
A項正確,幽州是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于《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B項正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即今北京。根據一系列考古發現,專家們推測薊城應在發現陶井最密集的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門至和平門一帶。
C項正確,北伐戰爭后,中國的首都遷到南京,北京被改名為北平特別市;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將北平更名為北京。
D項正確,唐代,史思明自稱應天皇帝,國號大燕,建元順天,改范陽為燕京,這是今北京稱燕京之始。后來北京的正式命名雖屢有變動,而燕京這個名稱卻廣泛被使用。近百年來,“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個別稱。
故正確答案為ABCD。
免費學習資源(關注可獲取最新開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