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引進黨政儲備人才60人公告
安徽省淮北市2023年公開引進黨政儲備人才公告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優化干部選育管用全鏈條 服務淮北高質量轉型發展的若干舉措》,進一步加強優秀年輕干部人才儲備,優化黨政干部隊伍結構,根據工作需要,淮北市現面向知名高校引進黨政儲備人才。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引進對象
全國“雙一流”重點高校和世界前200名的國(境)內外高水平院校(參考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應歷屆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不含專升本、獨立學院畢業生及定向、委培生)。
二、引進計劃
引進儲備人才60名(博士研究生引進名額單列),儲備人才引進后,納入市直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管理,采取“政企聯育”模式,全部派駐到市屬國企、全市納稅前20強的規上民營企業和縣區一線崗位鍛煉,鍛煉時間3年;其中:市屬國企20名,民營企業20名,縣區20名,博士研究生統籌安排。具體崗位如下:
三、資格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品學兼優,有較強的組織和實踐能力;
(三)愛黨愛國,有理想抱負和家國情懷,甘于為國家和人民服務奉獻,有志于從事黨政工作,作風樸實、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服從組織安排;
(四)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和心理素質;
(五)大學本科生年齡在25周歲以下(1997年6月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年齡在30周歲以下(1992年6月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82年6月以后出生);
(六)國內“雙一流”重點高校畢業生應在2023年7月前獲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國(境)外高校畢業生應在2023年12月前取得國家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書。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得報考:
(一)不符合崗位招聘條件的人員;
(二)在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應屆畢業生;
(三)現役軍人;
(四)在各級各類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因違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被記入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且記錄期限未滿的人員;
(五)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和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期限未滿或者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處于刑事處罰期間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做出結論的人員;
(六)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尚在最低服務年限內的機關、事業單位正式在編工作人員;
(七)已在淮北市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在編人員;
(八)被依法列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的人員;
(九)法律法規規定不得參加報考或聘用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其他情形人員。
凡在學習工作期間,有違法違紀違規行為、學術不端和道德品行問題的,不得聘用。
四、引進程序
(一)網上報名
本次考試采用網絡方式報名,報考人員登錄淮北市人事考試網上報名系統(http://hbpta.pzhl.net/index.php)進行報名。報名時間為2023年6月19日9:00-7月8日16:00,逾期不再補報。
報考人員報名時,應按照要求在網上報名系統填寫《淮北市2023年公開引進黨政儲備人才報名表》。每位報考人員限報一個崗位,報名與考試時使用的身份證必須一致。報考人員提交的申請材料應當真實、準確、完整、規范。
凡弄虛作假通過資格審查,其實際情況與報考條件規定不符的,一經查實,即取消考試、聘用等資格。
(二)資格初審
報考人員應于報名后至7月9日16:00前登錄淮北市人事考試網上報名系統查詢資格初審情況。通過審查的,不能改報其他崗位;尚未審查或未通過初審的,可在7月9日18:00前改報其他崗位。資格初審合格人數與引進計劃數的比例達不到2:1最低比例的,相應調整崗位引進計劃數。
博士研究生直接進入面試。
其他崗位如報名人數較多,采取先比選、再面試的方式進行。將本碩畢業院校排名、我市轉型發展緊缺專業、用人單位崗位需求、留淮意愿和獎懲情況等要素作為重要參考,本科畢業院校為國內“雙一流”重點高校和國(境)外知名高校的優先,經濟、金融、財務、管理、科技等相關專業優先。
(三)資格復審和面試
面試前開展資格復審(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報考人員須攜帶本人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淮北市2023年公開引進黨政儲備人才報名表》等原件參加資格復審。資格復審合格的,現場領取面試通知書。
面試采取結構化面試方式,集中在淮北市進行(具體時間地點另行通知),成績當場向考生公布。
對安排2個以上面試小組的崗位,為平衡不同面試小組考官評分的差異,保證公平公正,采取修正系數法計算考生面試最終成績。具體方法為:考生面試最終成績=考生面試原始成績×修正系數(修正系數=同崗位全部考生面試平均成績÷同崗位本小組考生面試平均成績)。
實際面試人數少于或等于崗位引進計劃數的,考生面試成績須達到75分或當天該考場實際面試人員的平均分(博士研究生考生面試成績須達到60分),方可進入體檢考察程序。
本次面試不收取費用,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培訓班。
(四)體檢和考察
1. 人選確定
按照面試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差額確定各崗位參加體檢和考察的人選。最后一名有多名考生考試成績相同的,一并確定為體檢和考察人選。
2. 體檢考察
體檢工作參照《關于修訂〈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及〈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有關內容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140號)、《關于進一步做好公務員考試錄用體檢工作的通知》(人社部發〔2012〕65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全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體檢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號)等規定組織實施??疾旃ぷ鞑扇《喾N形式,全面了解掌握考察對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能力素質、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等方面的情況以及學習工作和報考期間的表現。
體檢、考察合格人選出現缺額的,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限,在同崗位報考人員中,按考試最終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遞補各不超過兩次。
(五)公示和分配
1. 公示
綜合考慮考生面試、體檢和考察結果,擇優研究確定擬引進人員名單,在淮北先鋒網、淮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
2. 分配和聘用
公示期滿后,沒有問題或反映問題不影響引進的儲備人才,以市委人才辦名義,與儲備人才統一簽訂聘用合同,全部納入市直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管理;儲備人才引進后,不直接到市直單位工作,采取“政企聯育”模式,全部派駐到市屬國企、全市納稅前20強的規上民營企業和縣區一線崗位鍛煉,鍛煉時間3年;其中:市屬國企20名,民營企業20名,縣區20名,博士研究生統籌安排。不服從組織分配的,取消其聘用資格。
五、相關政策
(一)管理使用
堅持儲備人才“五個統一”管理政策:
統一公開引進,以“淮北市黨政儲備人才”名義統一引進,不以具體單位名義引進;
統一安置入編,建立黨政儲備人才專項保障編制,實行“專編專用、實名管理、動態流轉”;儲備人才全部納入市直全額撥款事業編制管理,首次聘期3年(含1年試用期),在淮最低工作年限為3年;
統一鍛煉培養,儲備人才引進后,不直接到市直單位工作,采取“政企聯育”模式,全部派駐到市屬國企、全市納稅前20強的規上民營企業和縣區一線崗位鍛煉,鍛煉時間3年;3年派駐鍛煉期滿,儲備人才回到市直事業單位工作;根據工作需要,留任市屬國企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可聘任市屬國企中層正職、副職;主動放棄事業單位和市屬國企引進資格、選擇留在派駐民營企業工作的,按規定解除事業單位聘用合同,符合條件的可繼續享受企業引才相關政策;留任縣區的,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晉升管理崗位職員等級;
統一跟蹤考核,儲備人才試用期滿專項考核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組織實施;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后,辦理轉正定級手續,正式定編定崗到市直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分別可聘任七級、八級管理崗;市直單位沒有空缺編制的,轉正定級后暫使用專項編制,待用人單位有空編后再予以辦理調動手續;考核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統一擇優使用,對經考核工作實績突出、表現優秀的儲備人才,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任職或專業技術職稱評聘,符合公務員調任條件的優先調任。
(二)待遇保障
2023年引進儲備人才除享受國家統一規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和各項福利外,在生活補貼、住房保障、家屬就業和子女就學方面享受相應待遇,主要為:
1. 生活補貼: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每人每月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500元補助,補助期限3年。
2. 住房保障:儲備人才根據實際需要,可申請每人每月1000元的租房補貼,最高為期3年;在市行政區域內首次購買家庭首套商品住房(包括二手住房),享受購房契稅全額返還和購房補貼政策(購房當月新建全市商品住房成交均價,博士研究生每平方補貼均價的10%,碩士研究生每平方補貼均價的7%,本科畢業生每平方補貼均價的5%,補貼面積最高不超過200平方米)。
3. 家屬就業:儲備人才如有配偶,需要來我市就業的,由人社部門優先推薦就業崗位;原來工作單位系機關、事業單位的,可按原單位性質對口安排。
4. 子女就學:儲備人才如有適齡子女需要入園入學,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在就業所在地優質公立幼兒園或中小學就讀;高中教育階段,根據教育部門考試招生政策入學。
儲備人才通過調任、招錄、招聘等方式轉變身份后,不再享受相應待遇。
儲備人才派駐鍛煉期間參照享受掛職干部相關待遇,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800元,交通費按規定定額包干或據實報銷;在同城(不含市轄區所屬艱苦偏遠鄉鎮和濉溪縣)的,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補助400元。
儲備人才派駐鍛煉期間不領取企業薪酬,派駐企業根據儲備人才工作業績,可給予一定的獎勵。
六、其他事項
(一)本次人才引進工作不收取考生費用,同時,分地區定額包干報銷考生的往返車費,其中安徽省內300元,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400元,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500元,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800元,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1000元,華南地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1000元,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1000元,西北地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000元;國(境)外2000元。
(二)資格審查貫穿人才引進工作全過程,在各環節一經發現考生存在信息不實、不符合資格條件或不能按期獲得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等情況的,取消其報考或聘用資格。
(三)本公告由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以上公告未盡事宜另行通知。
(四)咨詢電話:0561-3198715,0561-3198714;咨詢時間:工作日8:00-12:00,14:30-17:30。
附件:1.淮北市市情簡介
中共淮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
2023年6月8日